能而示之不能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32页(5036字)
(释文〕 本来能攻,故意装作不能攻;本来能守,故意装作不能守。能:有能力。示:即所谓“示形”,这里含有伪装的意思。
〔例1〕 楚武王在汉水流域穷兵赎武,不见成效,就想和这一带姬姓小国中较大的随国议和。楚臣斗伯比进计说:“我们之所以没能征服汉水各国,是我们炫耀军威,让他们害怕,所以他们就联合起来对付我们。随国使者来时,我们让军队表现出散漫无能的样子,随使者见此状,必然轻视我们,而放松和其他各国的团结。那时,我们就可以攻灭它们。”武王按照这一策略行事,随使果真上当,回去后马上请求追击楚军。随国贤人季梁看穿了楚国的伎俩,说:“楚军散漫很可能是诱骗我们的诈术,进兵追击,正好达到了楚国目的,不可轻举妄动。”随侯采纳季梁意见,既不出兵追击,也不轻慢友国,致使楚国毫无办法。
〔例2〕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反叛朝廷,刘邦亲自率军出征。韩王信私下与匈奴相勾结,企图合力进攻汉军。刘邦闻讯大怒,就派使者到匈奴去探听虚实。匈奴单于把肥大的牛马藏匿起来,让强壮的骑士隐蔽起来,使汉使只看到一些年老的和瘦弱的牲畜。汉使驾车侦探了十次,都弄不清匈奴的底细,只说可以攻击匈奴。刘邦不十分相信,就派刘敬再度出使匈奴。刘敬回来报告说:“敌对国家相互攻击的时候,应该矜夸炫耀,尽量显示出自己的长处。这次去匈奴,只看见一些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卒,这必定是故意显露他们的短处,却埋伏着奇兵来争利。我认为不能去攻打匈奴。”刘邦没有听取这个意见,亲自率军攻打匈奴,结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才得解脱。
〔例3〕 三国时期,魏明帝死后,幼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利用身为曹氏宗族的关系,安置亲信,排斥异己,试图架空司马懿。司马懿为避开曹爽的锋芒,称病不朝,而在暗中窥测有利时机,夺取朝政。一日,朝廷任命李胜为荆州刺史,曹爽便授意李胜向司马懿道辞,借机观察司马懿的动静。司马懿知道李胜为曹爽的党羽,在接见李胜时,让两名婢女侍候在身旁,穿衣不能自理,几次脱落于地;又伸手指指嘴巴,示意口渴。侍女马上端来一碗稀粥。司马懿边吃边顺嘴流出,沾满胸前,搞得李胜也不禁涕泣起来。不一会儿,司马懿喘着粗气说:“老朽身体多病,死在旦夕。你要去供职并州,此地靠近胡人,请好自为之,恐怕不能再相见啦!”李胜连忙纠正说:“我当到本州供职,不是去并州。”司马懿仍故作糊涂地说:“你刚到并州,努力自爱吧!”李胜又说:“我当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若有所悟,说:“我年老心迷,不理解你的话,你还为本州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今日一别,难得再次相会,敢请师、昭两个儿与你结为兄弟,以报我区区之心。”说罢流涕哽咽。李胜见司马懿言辞错乱,没法谈下去,就起身告辞,向曹爽报告说:“太傅言辞错乱,口不摄杯,指南为北,病入膏肓,令人感到痛惜。”曹爽因此放松了对司马懿应有的警惕。后不久,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朝谒高平陵的机会,司马懿迅速起事,领兵占据武库,迫使曹爽兄弟罢兵,继而把他们下狱致死,控制了朝廷大权,为司马氏代魏铺平道路。
〔例4〕 晋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侍中、大司马、幽州牧、宁朔将军王浚图谋称帝,贪横无度,且征调繁乱,百姓不胜其苦,流亡日多。加上幽州地区连年蝗旱,饿殍遍野,兵势日弱。在这种情况下,早就觊觎幽州(治所在今河北涿县)的石勒(后赵政权的建立者)为了进一步探明王浚的内部情况,并取得王浚的信任,便采纳了其长史张宾的计谋,派王子春、董肇携带大量珍宝前往幽州,向王浚奉表称臣。王浚利令智昏,信以为真,便封王子春、董肇为列侯,并遣使回访,以厚币酬劳石勒。翌年正月,王子春与王浚的使臣一起回到襄国(今河北邢台市),石勒便把劲卒精甲藏匿起来,只把残兵弱卒给他们看。为了表示对王浚的忠诚,石勒北面参拜使者,接受王浚的书表。石勒还将王浚赠送的尘尾悬挂在墙壁上,朝夕顶礼膜拜。并对王浚派来的使者说:“我虽然见不到王公,但能见到王公所赐之物,也就同见到了王公一样。”接着派董肇再次奉表于王浚,期约于三月中旬亲自到幽州去奉上尊号。王浚喜不自胜,以为石勒形势虚弱,对自己款诚无二,遂不复设备。三月,石勒如期发兵,昼伏夜行,袭击幽州。军至易水,王浚都护孙纬恐石勒有诈,急派人驰报王浚,并严阵以待,拟抗拒石勒。王浚的将佐们也认为,石勒胡人,贪而无信,上尊号一事必定有诡,请求发兵抗击。王浚大怒说:“石公前来,早有预约,意在奉我尊号,敢言出兵者斩。”并吩咐摆好宴席,迎候石勒。第二天清晨,石勒率军抵达蓟城下。石勒疑有伏兵,就令人把数千头牛羊赶到城下,大呼道:“我们给你们大王献礼来了,快开门!”城门一开,牛羊和石勒的军士潮水似地涌入城内,把街道堵塞得水泄不通。王浚见此状况,才知中计,但为时已晚,做了石勒的阶下囚。
〔例5〕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乘农民起义蜂起,隋政权行将瓦解之机,亦在太原起兵反隋,继而挥军南下。在贾胡堡(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遭到隋将宋老生、屈突通的阻击。李渊便致书瓦岗起义军首领李密,相约连和。李密自恃兵多,欲做盟主,复书李渊,声称他自己“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共灭隋室,并要李渊率步骑数千亲至河内面结盟约。李渊得书后,且笑且喜,对诸将说:“李密妄自尊大,不是凭书简就能调动的人。我正有事关中,如果仓促与之绝交,便是增添了一个敌人;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其为塞成皋(即成皋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古为黄河以南东西交通孔道和战争要塞。)之道,并牵制东都(即洛阳)之兵,我便可专意西行,等到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争,相势而收渔人之功,亦为时不晚。”于是,李渊便致书李密,表示愿推李密为盟主,只要能复为唐公,亦就满足了,对于会盟一事则以战事紧张,具体日期难以说定为由予以搪塞。李密得书,得意忘形,说:“被唐公推举,平定天下不足为虑了。”李渊竞以一纸虚言稳住了李密。
〔例6〕 唐宪宗元和年间,朝廷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连战不利。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十二月,彰义军节度使袁滋竟卑辞向吴元济求和,朝廷严加切责,贬袁滋为抚州刺史,而以太子詹事李愬继任彰义军节度使。李愬受命于丧败之余,军中士气低落,厌战思和,一些士卒还想逃离军营。李愬来到唐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针对战士们的厌战情绪,向他们解释说:“天子知道我李愬柔弱,所以才派我来抚慰你们,至于攻城略地,可不是我要做的事情。”李愬存恤将士,不事威严,军中稍安。此时,有人指责李愬军政不肃,李愬听到后,大不以为然,说:“我何尝不知道整肃军纪的重要。只是袁尚书(袁滋)专以恩惠怀贼,叛军认为官军不堪一击。如今将帅易人,必然引起叛军的警觉,加强戒备。为了懈怠敌军,我才有意示之以不肃;只有使叛军认为我懦而不威,从而放松设备,我才有谋敌之机。”吴元济了解到李愬到唐州后的作为,果真以为李愬军政不肃,遂疏于戒备。后来李愬率军袭取蔡州,大败吴元济。史称李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卑弱之势,出贼不意。”
〔例7〕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六月,蒙古俺答部寇犯大同边境,将精锐骑兵全部埋伏于沟壑中,而只派老弱骑兵百余人往来奔驰,作为诱饵。明军侦察骑兵信以为实,返报总兵张达。张达一向以英勇敢入敌阵而闻名,由小卒升任为大将,听到这一消息,便有轻敌之意,在部队尚未集合完毕之时,仅率数名亲兵驰入敌阵搏杀,结果中敌埋伏,死于马下,副帅林椿赶来救援,亦被敌兵斩杀。
〔例8〕 明世宗嘉庆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九月,戚继光在横屿大败倭寇后,侦知倭寇又向牛田(今福建福清县东南三十里)一带集结,便决定分兵三路向牛田进攻。为了麻痹敌人,戚继光在积极备战的同时,四处派出间谍扬言:“戚家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加上横屿一战,部队减员,作战能力削弱,决定先作一段时间休整后,再进行新的战斗。”倭寇侦知这一消息,信以为真,因此戒备不严。戚继光乘机于九月二十八日夜,领全军每人背草一捆,衔枚疾进,在倭寇尚在梦乡之中攻入牛田,四处纵火焚烧敌营。倭寇惊醒后仓皇迎战,被戚家军斩杀无数,余众溃逃。
〔例9〕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在宁州(今甘肃宁县)东北的襄乐与明军交战,歼敌千余名,并当场击毙了敌副总兵艾万年、柳国镇等反动头目,朝廷为之震动。明将洪承畴为报宁州失败之仇,派手下号称“第一良将”的曹文诏率劲旅出击。曹文诏老谋深算,在明军中素有善战之称。面对如此强敌,李自成冷静分析敌情,认为敌人来势凶猛,不可正面与之抗争,必用奇计方可取胜。于是以主力在真宁的湫头镇布下埋伏,然后引兵暂退,故作惶恐之状,造成敌人错觉,敌人果然中计,步步深入,陷于重围之中。正当敌人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之时,突然杀声四起,数万名起义军从丛林中一跃而起,犹神兵天降,敌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溃逃,曹文诏也死于非命。
〔例10〕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1年)六月,清军与蒙古准噶尔部队在杭爱山对垒。准噶尔将领小策零敦多卜依据杭爱山麓,面临鄂尔浑河布阵。清军将领策棱则让所部满族士兵布阵鄂尔浑河南,蒙古族士兵布阵河北,而自率万人埋伏于山侧。小策零敦多卜见满族士兵背河而阵,而且兵力很弱,便生轻视之意,背离险阻前来袭击。满族士兵佯败而退,准噶尔兵紧追其后,结果中埋伏,被斩万余人。小策零敦多卜率余众渡河而逃,蒙古族士兵又待其半渡时袭击,斩杀甚众,鄂尔浑河水为之变红。
〔例11〕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长龄率清军收复被张格尔占据的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即今新疆莎车)、和田等南疆四城后,张格尔率残部西逃浩罕国(原苏联中亚地区)。为诱出张格尔,以便将之围歼,长龄派间谍四处散布清军已撤,喀什城空虚的假情报。张格尔闻讯后果然又率残部东来,企图乘清军除夕不备之机袭击喀什。长龄令杨芳领兵六千严阵以待。十二月二十七日,张格尔进至喀什以北的阿木古回城,发觉受骗,急忙回军西逃。杨芳率兵三路星夜追击至喀尔铁盖山,将叛兵击斩殆尽,张格尔仅余三十余人弃马登山,结果被清军副将胡超等俘获。
〔例12〕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九月,清军围攻太平军据守的太湖县城。为清除太湖城外的太平军营垒,清将多隆阿令部下换旗易服,埋伏设奇,派少数老弱士兵故意装睡,以吸引太平军来攻。太平军不知是计,打开营门出战,清军又佯装败退。待太平军进入其伏击圈,清军伏兵突起,一下子就冲乱了太平军的阵脚。多隆阿骑马挥刀,亲自督阵,不多时便将太平军建在太湖县城外面的四座营垒攻破。太平军于当晚撤出太湖。
〔例13〕 羊马河战役后,胡宗南发现西北野战军主力在瓦窑堡以南地区,乃令部队迅速东进以围歼之,但扑了个空,便南下蟠龙地区休整。这时蒋介石得到情报,说“中共中央及其主力在绥德附近结集”,又说“共军已开始东渡黄河”,要胡宗南主力9个旅自蟠龙、永坪分两路向绥德迅速北进,要榆林的邓宝珊向米脂、葭县策应,妄图对西北野战军进行南北夹击,于葭县、吴堡地区歼灭之。西北野战军利用敌人的错觉,将计就计,以少数兵力,沿途遗弃臂章、符号、旧军装、破担架等物,作出主力仓皇退走的模样。敌军更信以为真,以一小部兵力守备蟠龙,而以九个旅的兵力星夜北上绥德,而使蟠龙之敌孤悬于榆林、延安之间。5月2日,当敌军刚到达米脂、绥德一线,西北野战军即以四倍于敌的兵力,乘敌人后方空虚,蟠龙孤立的时候,当夜向蒋军重要补给站蟠龙发起围攻,激战两昼夜,全歼守敌167旅大部和“陕西人民自卫军”第三总队,共约六千七百人,缴获了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仅军服就有四万余套,面粉一万余袋,子弹百万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