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768页(3128字)
【生卒】:1887~1975
浙江省奉化县人。1905年赴宁波,在箭金公学随顾清廉读周秦诸子、《孙子兵法》等着作。1906年听从业师顾清廉的话,“青年欲大成求新,当出洋留学异邦。”1908至1909年,蒋介石在日本东京振武军事学校习炮科,1910年入士官学校,和张群一起被编入高田炮兵第十三联队当士官候补生。1914年6月,蒋介石在日本向孙中山宣誓效忠,并受命去上海和哈尔滨活动反对袁世凯,但皆告失败。遂返日本研读王阳明、曾国藩、胡林翼的着述,并研究军事战略。1921年10月,蒋介石返回广州,受孙中山之命拟订进军两广进而统一中国的作战计划,先后拟撰了《对北军作战计划》、《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计划》、《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及《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等。1927年8月中旬,北伐总司令部迁往长沙,开始两湖战争的第二期作战。蒋介石提出“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暂放张作霖”的策略,一方面派遣何成濬、张群以日本士官老同学的关系劝孙起兵伐吴,担保孙任五省联军司令。蒋介石还两次会见孙的代表葛敬恩,相约共同对付张作霖、张宗昌,企图稳住孙传芳。另一方面,将集中到湖南的北伐军分成左中右三路,东路监视江西之敌,西路封锁长江上游,中路直趋武汉。1929年3月,蒋介石采取去骨(囚禁李济深拆散粤桂联盟)、挖心(策动李明瑞阵前倒戈)、搬石头(立唐生智倒白崇禧)和军事讨伐的手法,一举打败了桂系。1930年5月,蒋介石下达对阎锡山、冯玉祥的总攻击令,他利用反蒋各派的矛盾,使用军事打击和金钱收买、分化瓦解的政治策略,对付冯、阎联盟。同时派代表到东北拉拢张学良,劝他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并挥师入关,9月18日张学良发布拥护中央,呼吁和平的通电,进兵关内,接收平津、河北的政权。10月8日,冯玉祥、阎锡山通电下野。
1930年12月,蒋介石拼凑10万人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采取“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战略,被毛泽东率军击败。1931年4月,蒋介石命令何应钦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以20万人分四路大举进攻中央苏区,又被毛泽东率军打得一败涂地。7月,蒋介石动员30万人,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打法,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被毛泽东率军打得损兵折将,共损失3万余人。1933年2月,蒋介石集中主力三、四十万人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战术。周恩来、朱德用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利用苏区的有利条件,寻找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战法,歼敌3个师,俘敌19000余人。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采取“步步为营、节节推进、碉堡公路、连绵不断、经济封锁、滴水不漏”的战略,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6年5月,胡汉民去世,两广地方实力派失去重心,蒋介石乘机实行分裂两广,然后各个击破的策略对付之,陈济棠见势不妙,先发制人,联合李宗仁等打起“抗日救国”的旗号进行反蒋。蒋介石一面派遣军队进入湖南准备对粤作战,一面派人入粤收买陈济棠部下。7月,粤方空军司令率几十架飞机投往南京,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通电拥护南京中央,陈济棠被迫通电下野。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逐渐树立了抗战到底的决心,8月20日,他主持会议制定了抗战初期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限度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1938年11月20日,国民党统帅部在衡阳南岳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提出第二期抗战是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时期。会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提出:“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
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飞抵重庆。29日,蒋介石为国民党拟定谈判三原则:(一)不得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对重庆谈判,蒋介石的意图是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同时利用谈判的时间作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在蒋介石的密令下,国民党军队以“恢复交通”为借口,分路向解放区进攻。本来,国共两党的谈判9月21日已基本结束,10月5日就可以签订纪要,只因蒋介石幻想以军事上的胜利来压服中共,迟迟不签字。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部队在上党地区把来犯的阎锡山部队基本歼灭,打乱了蒋介石的内战日程,国民党代表被迫在会谈纪要上签字。
1946年6月26日,蒋军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掀起了全面内战。内战开始,蒋介石实行全面进攻战略,使用正规军的80%共计158万兵力,企图首先消灭中原解放军,然后攻占苏皖,再攻华北,在3~6个月内消灭中共。全面进攻的重点在华东战场,并实施军事进攻、政治欺骗和经济摧毁相结合的、地方团队、还乡团等与正规军相配合的总体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了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战术,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8个月内共歼敌71万多人,迫使蒋介石放弃全面进攻的战略。从1947年3月起,蒋介石决定实行重点进攻计划,其方向指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企图首先占领陕北和山东,割断解放军左右臂,然后倾全力在华北与解放军主力决战,进而出关占领全东北,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但是,彭德怀按照毛泽东拟定的蘑菇战术,以2万之众对胡宗南30万兵力,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使国民党在陕北战场丧失了主动权。以顾祝同为总指挥的45万兵力在陈、粟大军的反击下,仅孟良崮一战就使王牌74师全军覆没,国民党军被迫从鲁中西撤。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到年底蒋介石被迫由全面防御转为分区防御,把战略集团分别安在徐州、沈阳、北平、汉口、西安五个中心战场上。1948年8月上旬,蒋介石决定实行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准备撤出东北、确保华中,企图收缩战线,集中兵力,依托战略要点的坚固阵地进行坚守防御,同时组成强大的兵团进行机动作战,以攻为守。在战略指导下,以中原战场为全战局之枢纽。为了集中兵力确保华北,决定坚决保持三角(徐州、汉口、西安)、四边(陇海路、兖州以南津浦路、郑州以南之平汉路及宝鸡至成都公路)、十三点(开封、郑州、济南、商丘、南阳、襄阳和樊城、确山、信阳、汉中、安康、钟祥、宜昌、合肥),形成东西呼应。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打击下,蒋介石在东北、华东、华北的三个主力集团丧失殆尽。1949年1月25日,蒋介石在奉化会见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高级将领,决定把长江防线划分为两大战区:湖口以西40个师归白崇禧掌管,湖口以东75个师归汤恩伯指挥。蒋介石强调京沪杭战区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与台湾遥相呼应,以待国际事变。但蒋梦难圆,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渡过长江,5月27日上海解放。蒋介石退往台湾,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