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212页(2727字)

(释文〕 先到达作战区域而等待敌人的,就比较从容、主动;后达到作战区域而仓促应战的,就比较疲劳、被动。

处:居止,这里指到达、占据。趋战:指仓促应战。趋,疾行、奔赴。

〔例1〕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占据陇西的隗嚣发兵攻击关中地区,其部将王元、行巡率二万余人,顺着陇山东下,奔袭栒邑。

征西大将军冯异奉命援救,急行疾趋。其部下认为:敌人兵多,又乘胜而来,势不可挡,应暂时扎营,商讨战略。

冯异解释说:“敌人大军压境,已经被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打算深入。如果夺取到栒邑,三辅人心就会动摇。

攻之不足,则守之有余。

我们的目的是抢先进入城区,以逸待劳,不是跟他们决战。”遂抢在敌人之前入城,紧闭城门,偃旗息鼓,不动声色。行巡还以为是一座没有戒备的边城,直扑而前。

冯异抓住时机,突然间战鼓齐鸣,旌旗招展,大军一拥而出,行巡惊恐不知所措,阵容大乱,四散逃走。

〔例2〕 曹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率大军进入汉中,攻打蜀汉。蜀汉中守军不足三万人,将领们都很惊慌,打算坚守城池,不出兵迎战,等待后方的援兵。

王平以为等待援兵到来,会使魏军长驱直入,酿成大祸,因而派护军刘敏占据兴势,并漫山遍野插上战旗,连绵一百余里。曹爽率军到达兴势后受到抵抗,不能前进,关中转运来的军粮又供给不上。而蜀汉援兵相继到达,占据有利地形。

曹爽不得已撤军退还,又遭受蜀军的截击,因而与蜀军争险夺关,且战且退,损伤十分残重,曹爽这次军事行动白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例3〕 隋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由翟让和李密领导、以瓦岗寨为根据地的起义军是较大的一支。

为扩大战果,李密向翟让建议说:“今东都(即今河南洛阳)空虚,兵不素练;越王(即杨侗)冲幼,留守诸官政令不一,士民离心。段达和元文都闇而无谋,决不是将军的对手,将军若能用我计,天下可指麾而定。”翟让表示赞同,并派部将裴叔方到洛阳侦察。不久,起义军的作战意图暴露,东都随即做了防御布署。

针对这一情况,李密又向翟让建议说:“事势如此,有进无退。兵法说‘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如今百姓饥馑,洛口仓(故址在今河南巩县)积粟很多,距离东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率大军急趋洛仓,彼远未能救,又先无准备,我便可轻取洛仓。

等到东都闻知,为时已晚,我发粟以赈穷乏,影响所及,远近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枕威养锐,以逸待劳,即便东都兵来,我已有备。

然后檄召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选骁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翟让听后,大为赞赏。之后,翟让、李密率领精兵七千直取洛口仓,开仓赈民,道路相属。

东都闻洛口仓已失,急派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崱率步骑二万五千东讨李密。当时,东都人认为起义军四处抢掠,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因而,竞相应募,国子三馆学士以及权贵子弟亦勇跃参战,器械修整,军服华贵,旌旗钲鼓繁盛。

刘长恭自当其前,使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等率部自汜水而入袭义军后阵,期约会于仓城南。刘长恭邀功心切,不待军士吃早饭,即驱之渡洛水,在石子河西摆开阵势,南北十余里。李密、翟让则简选骁勇善战者,分为十队,四队潜伏,以待裴仁基,其余六队在石子河东列阵,与刘长恭对峙。刘长恭见李密兵少,便有轻敌之心。

翟让首先出战不利,李密便挥师横冲隋阵,隋军因饥饿,体力不支,很快败北,刘长恭化装逃回洛阳。仓城之战,裴仁基失期,后得知刘长恭兵败,便回兵百花谷,固垒自守;又恐朝廷治罪,便归附了瓦岗军。

〔例4〕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七月,张献忠率起义军由湖北房县向西转移。

明军总兵官张任学命中军罗岱配合左良玉追击。左良玉以罗岱为前锋,自率主力跟进,追至房县以西八十里的罗山。正当明军饥饿疲惫登山之际,事先埋伏在这里的起义军四面杀出,将罗岱部全歼。

左良玉率主力到达后,也被义军击败。明军军符印信尽失,丢弃军用物资十余万,士卒死万人。

〔例5〕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十一月,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率兵近万人进攻郑成功占据的金门、厦门。郑成功根据杨名高未与自己交战,不知自己实力的情况,决定以计破敌。

郑成功亲自察看地形后,决定在小盈岭布阵待敌。小盈岭位于同安城东二十余里,由几个连绵起伏的山峰组成,其间有大道,西经同安至漳州,北经泉州抵福州。

郑成功分兵设伏于小盈岭东西两侧,另以一部阻清军泉州之援,自己亲率精锐列阵岭上。杨名高探知郑成功在小盈岭布阵,便以骑兵五百为先锋,兵分三路进攻。郑成功以逸待劳,待清军全部进入预伏地域,令精锐突然出击,直扑清军中路,将之拦腰截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同时令东西两侧伏军从左右夹击,万余清军全部被歼,杨名高只身逃跑。

〔例6〕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二月,吴三桂从永昌(今云南保山县),渡过潞江(即今怒江),向磨盘山进军。磨盘山道路狭小势险,仅容一骑通过,李自成余部李定国事先设栅数重于山间,三面埋伏以待,准备等吴三桂之兵登上山顶时以发炮为号,发动攻击,将其歼灭于此。吴三桂渡过潞江,见沿路没有守兵,于是不加防备,队伍散乱。在吴军登上山顶已有一万二千余人时,南明大理卿卢桂生来降吴三桂,将李定国的计谋泄露给他,吴三桂急忙发炮引诱李定国伏发。

此役,李定国虽歼吴兵数千,但因计谋过早泄露,自己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例7〕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清镇西将军席卜臣与都统赫叶率军进入四川,两军会合后进攻保宁(今四川阆中),企图阻止吴三桂的部队由四川北上陕西。

驻守保宁的吴三桂部将王屏藩乘清军立足未稳,一面从正面猛攻清营垒,一面分军绕道断流渡河攻其侧背。清军两面受敌,弃营败走,退回汉中。

响应吴三桂叛清的王辅臣乘机率军隔绝栈道,攻打汉中,席卜臣因为栈道中断,粮饷不继,退军西安。汉中遂为吴三桂之军占领。

〔例8〕 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三月,冉天元率四川白莲教起义军在梓潼县附近游击后,回师蹄岗,在火石垭山谷中伏兵万余人,准备聚歼追击之敌。三月六日,清将德楞泰分兵四路进攻起义军。

冉天元以少数兵力引诱清军进入设伏地区后,下令反击,亲自指挥义军下马步战,用浸湿的棉絮裹在成捆的竹子上为盾,轮番冲击清军。经过三昼夜连续激战,清军伤亡惨重,各路全部溃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