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255页(5333字)

(释文〕 战前能知道同敌人交战的地点,知道同敌人交战的时间,即使跋涉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会战。

倘若不知道交战的地点,不知道交战的时问,就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不能救左翼,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到几十里,近也有好几里呢!

〔例1〕 春秋时,楚国子囊领兵驻扎在棠(合江苏六合),准备攻打吴国。吴国不出战,楚军只好退回。子囊殿后,误以为吴国怯战而不加警戒。吴国人从皋舟的险道,拦腰截击楚军。

楚军前后不能相互救应。吴国人击败了楚军,俘虏了楚公子宜谷。

〔例2〕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六月,后燕国主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率军八万出五原(今内蒙包头市以西)伐魏。另派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率步骑一万八千为后继。

燕军将至,魏主拓跋珪采纳了长史张兖以弱示之、骄怠燕军的建议,率军西渡黄河,远行千余里,以暂避燕军锋芒。

燕军未战便收降北魏三万余户,得粮百余万斛,遂进军临河(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县),大造船具,拟渡河追击魏军。八月,拓跋珪移军黄河之南,九月,魏军与燕军隔河对阵。燕将慕容宝列兵将渡,暴风骤起,渡河受阻。

慕容宝出征前,其父慕容垂已重病在身,此时,慕容宝已数月没有听到父亲慕容垂的消息,不时派使者回国问候,而拓跋珪却把信使全部俘获,然后让使者在黄河岸边向慕容宝喊话:“你的父亲已经死,为什么还不早早回师?”慕容宝听后忧心忡忡,军心亦为之浮动。在燕军军心动摇之际,拓跋珪调动大军分三路对燕军实施战略包围。

此时,燕军内部因王位继承而相互猜忌,时有内乱,已无心恋战,十月底,燕军即烧船夜遁。当时,黄河尚未结冰,慕容宝认为魏军没有船具,难以渡河,故军后未设警戒。

十一月三日,暴风又起,黄河突然结冰,拓跋珪率军踏冰过河后,选精锐二万余骑昼夜兼程,追击燕军。燕军退至参合陂(今内蒙占自治区凉城县东北岱海)扎营,慕容德等向慕容宝提出魏军追击的可能性,建议派军警戒,做御敌的准备。

慕容宝便派慕容麟率三万骑居后警戒,但慕容麟认为魏军相去已远,因而纵骑游猎,不做任何御敌的准备。慕容宝又派一些探去侦察魏军动向。

但这些人行至十余里便解鞍而寝。

魏军昼夜兼行,进至参合陂以西。待日出之时,魏军登山,下临燕营,燕军始料未及,因而大为惊慌,拓跋珪纵兵进击,燕军大乱,相互践溺,死者以万计。另被斩俘数万,慕容宝单骑脱逃。

〔例3〕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八月,北魏主拓跋珪亲率步骑四十余万南出马邑(今山西省朔县),越句注山(位于今山西代县西北),旌旗二千余里,大举伐燕。拓跋珪以左将军李栗率五万骑兵为前驱,疾趋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南晋源镇),派封真等从东道出军都(即居庸关),袭幽州(治所蓟县,今北京市西南)。

九月,魏军进至阳曲(今山西太原市北部),登西山、临晋阳。

燕辽西王慕容农出战失利,奔还晋阳,不料司马慕舆嵩叛燕归魏,不许慕容农进城。慕容农被迫东走,魏中领将军长孙肥紧追不舍,在潞川(今浊漳河)重创燕军,慕容农数千骑损失殆尽,逃回中山(燕都,今河北定县)。燕王慕容宝闻魏整众而来,便召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中山尹苻谟说:“魏军众强,千里远斗,乘胜气锐,若于平地交战,断难抵御,宜凭险拒敌。”中书令眭邃也认为:“魏多骑兵,往来剽速,以马运粮,不过旬日之间;宜令郡县之民千家聚为一堡,深沟高垒,坚壁清野,魏军无所劫掠,不过六旬,粮草用尽,自然退兵。”尚书封懿却另有所论,他说:“如今魏兵数十万而来,当称天下劲敌,即令民聚堡清野,仍不足以自固,这样反而是集聚兵粮以资敌国之用,况且示敌以弱,动摇民众抗魏的决心。不如阻关拒战,才是上策。”赵王慕容麟认为:“魏军来势凶猛,其锋不可挡,宜固守中山,待敌疲惫之后再战。”慕容宝采纳了慕容麟的主张,修城积粟,做持久作战的准备,并命辽西王慕容农出兵屯安喜(今河北省定州西)警戒。

十月,拓跋珪攻占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南),自常山以东,后燕守宰或降或逃,诸郡县多归附于魏,只有中山、邺都(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和信都(今河北冀县)为燕所守。十一月,拓跋珪命东平公拓跋仪率骑兵五万攻邺都,冠军将军王建、左将军李栗攻信都,自己率军攻中山。后燕高阳王慕容隆扼守中山南廓,率众力战,杀伤魏军数千人。拓跋珪攻城受挫,便对诸将说:“中山守御严整,慕容宝必不肯出战,我急攻则伤士,久围则费粮,不如先取邺、信二都,然后再全力攻中山。”遂引兵而南,屯于鲁口(今河北省饶阳县南)。燕范阳王慕容德派南安王慕容青等夜袭魏军,魏军兵败邺城,退屯新城(在今河北无极县西)。

慕容青请求乘胜追击,别驾韩阻止说:“古人先计而后战。魏不可以击的原因有四:悬军远客,利在野战,此其一;深入近畿,顿兵死地,此其二;前锋既败,后阵方固,此其三,彼众我寡,此其四。我军不宜移动的原因有三:自战其地,众易败散,是其一;动而不胜,众心难固,是其二;城隍未修,敌来无备,是其三。如今魏已无粮可资,不如深垒固守,持久作战以疲惫敌军。

”慕容德便下令慕容青撤还范阳。第二年二月,魏国发生内乱,拓跋珪准备与燕求和北还,慕容宝听说魏国发生内讧,便拒绝了拓跋珪的请和要求,倾尽国力,调发步卒十二万,骑兵三万七千屯于滹沱河北岸的柏肆。

魏军于河南岸立营。慕容宝募勇士万余人,乘夜渡河,偷袭魏营,燕军乘风纵火,魏营大乱。拓跋珪惊起,弃营而走,燕兵冲进拓跋珪帐下,继而却自相惊扰,拓跋珪于营外看见后,急忙击鼓收众,左右将士陆集结于拓跋珪旄下,接着,拓跋珪令骑兵冲击燕军,将其击溃。此日,拓跋珪整军渡河,向燕军挑战,慕容宝自料不敌,退回中山。

拓跋珪纵军追击,慕容宝恐魏军追击,便命士卒丢弃袍仗、兵器而逃。此时,正值大风雪,燕军冻死者相枕,降魏及被魏俘虏者不计其数。

〔例4〕 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北凉主沮渠牧犍心怀异志为由拟兴兵征讨,便向大将军崔浩问计,崔浩回答说:“牧犍逆心已露,不可不诛,南朝宋军往年北伐,虽无所获,但亦无所损。战马三十万匹,计路途死伤不过八千,加上正常羸死者亦不过万匹。

而沮渠牧犍不谙实情,言我常年用兵,国力衰竭,不能复振。

而今我如果出其不意,突降大军,敌必然惊骇无措,我稳操胜券。”拓跋焘深表赞同,便集大臣商议征讨事宜。弘农王奚斤等许多大臣却持有异议,认为“牧犍居西垂小国,虽然心迹不轨,但自他继承父位以来,向我朝述职纳贡从未间断;朝廷对他也以藩臣相待,并把公主下嫁给他。现在其罪恶未彰,宜加以宽宥。况且我刚对柔然用兵,军困马乏,不可再大举用兵,听说北凉地区土地贫瘠,水草不丰。

如大军开进,其必婴城固守。我攻之不拔,野无所掠,必然陷于被动。”尚书李顺与古弼也进言说:“自温圉水(今甘肃皋兰县附近黄河河段)以西至姑臧(今甘肃武威,时为北凉国都),地皆枯石,绝无水草。听西土人言,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至丈余,春夏消释,下流成川,居民引以灌溉。如牧犍闻我军将至,必然堵塞渠口,断绝水流。这样,姑臧周围百里之内,水草皆无,人马饥渴,难为持久之计,奚斤等人之议很有道理。”崔浩旁征博引,据理反驳,他说:“《汉书》记载说‘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若无水草,那里的人畜何以繁衍起来?再者,以前各朝也不会在没有水草的地方建城郭、设郡县。”拓跋焘经过反复商讨、斟酌,决意对凉用兵。六月,兵发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七月,自云中渡河,留辎重,部署诸军:使抚军大将军拓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拓跋素为前锋,两道并进;骠骑大将军拓跋丕、太宰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源贺为向导,浩荡西进。

沮渠牧犍闻魏师将至,十分吃惊,急忙向柔然求援。柔然派征南大将军董来率兵万余迎战,结果不抵魏锋锐,迅速溃败。拓跋焘到达姑臧,遣使招谕牧犍出降。牧犍听说柔然欲入魏境为寇,因而冀希于魏主东还自保,遂婴城固守。

不料其兄子沮渠祖踰城出降,魏主得以尽知凉军内情。拓跋焘见城外水草丰饶,更加叹服崔浩的先见之明。九月,沮渠牧犍兄子万年效法沮渠祖亦率部降魏,姑臧城溃,沮渠牧犍被迫率文武五千人自缚请降。魏主亲释其缚,礼遇有加。收城内之民二十余万口,府库珍宝不可胜数。

〔例5〕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九月,唐帝李存勖引兵屯朝城(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后梁大将段凝屯临河(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之南,与唐军对峙,梁、唐均有消灭对方之志。十月,唐帝李存勖接受了枢密使郭崇韬等关于自郓州(治所昌须,今山东东平县)长驱南下,直取大梁(今开封),擒梁伪主,使其自溃的主张,亲自率唐军精锐自杨刘(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古黄河南岸)渡河南下,十月初三,进至郓城,当日午夜渡过汶水,以李嗣源为前锋继续南进。四日晨,与梁将王彦章部遭遇,一战得手,挥师追至梁中都城(今山东汶上县),并围其城。

梁守军夺路而逃,唐武大将军李绍奇勒马追击,俘王彦章及梁都监张汉杰等二百余人,击杀数千人。此时,梁军主力段凝部仍屯黄河北岸。李存勖召诸将商议进退之计。有人认为,传言大梁空虚,但终系传言,不得虚实。

而东方诸镇的兵力全集于段凝麾下,各镇均成了空城,以陛下天威,若挥兵临之,就没有攻不下的。如果我先扩大地盘,东至于海,然后观衅而动,才是万全之策。

李嗣源、康延孝(后梁降将)则力主直趋大梁,李嗣源说:“兵贵神速,大将王彦章就擒,段凝也未能知;即使有人奔告,疑信之间,尚须三日;假设段凝知我兵之所向,即发救兵,直路则阻于决河(指梁决黄河之水困围郓州),尚须从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南渡,数万之众,舟楫亦难以即时解决。此地距大梁已很近,前无山险,方阵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

段凝未离河上,梁主已成了我们的阶下囚了。请陛下率大军徐进,臣愿以千骑为前驱。”李存勖意决,挥师向大梁进发。七日,唐军顺利攻下曹州(今山东菏泽县),马不卸鞍,长驱西进。

此时,梁主朱瑱得知王彦章被擒,急派张汉伦驱骑迫段凝返兵勤王,至滑州,即被黄河水所阻。十月八日,朱瑱得知唐兵已逼近大梁,救兵无望,便在绝望中自杀。九日晨,李嗣源至大梁城下,梁将开门出降,李存勖安抚百官,使各司其位。

十月十二日,段凝得知大梁危急,率五万主力回救,至封丘,大梁已为唐军所陷,段凝见大势已去,亦解甲请降。

〔例6〕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攻打泰州,张士诚派舟师四百艘,停泊长江北岸的范港、蔡港(今江苏沙州西),另以小舟在孤山(今江苏靖江北)江中游弋,目的在于诱使徐达军回顾长江水寨,以解泰州之围。朱元璋识破其计,告诫徐达说:“张士诚驻兵范、蔡港,犹疑不敢溯江上流,表明其在使用诈兵之计,目的不在决心攻我水寨,而是为了分散我军兵力。应派廖永忠还兵水寨,大军不可轻举妄动。这样,张士诚徘徊江上,自己疲劳自己,然后我军乘机袭击,必克泰州。

”徐达等依计而行,最后打败张士诚军,夺占了泰州城。

〔例7〕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二月四日,日军为打破清军对海城的包围,从海城派兵直趋清廷陵寝所在的辽阳、沈阳,迫使清廷下令分布海城东、北方向的依克唐阿和长顺部队退保辽阳。日军趁机北进攻占鞍山,并在此与从岫岩北上的日军会合,之后突然折转向西,插入海城以西湘淮军的背后,袭击清军战略要地庄。牛庄东距海城五十里,西通锦州、山海关,南联营口、田庄台,是营口、田庄台的后路,也是清军运送粮饷兵械的要道。

同时,清军各部的粮饷辎重全部屯积在此。日军突袭牛庄,既为了夺取清军军粮物资,从背后进犯营口、田庄台,切断北京与辽阳、沈阳的联系,把辽沈与关内分割开来;同时,也是为了解除湘淮军对海城西边的围攻。当时,海城以西的清军分布是:徐邦道率拱卫军十一营驻柳公屯,李光久率老湘军五营驻三台子,刘树元率亲军六营驻四台子、榆树堡、大堡屯,魏光焘率武威军五营驻牛三台子。所有这些军队皆以牛庄为后路,而牛庄仅驻武威军一营。他们当时正忙于筹备实施攻海城援辽阳的计划,并定于二月八日开始攻城。恰在这时,有乡人报告说:“日军马队七十,步兵数千,绕出耿庄子、古城子而去,恐怕是去袭击牛庄。”诸将始则不信,而且有人怀疑乡人是日军的奸细,后来他们又错误判断为日军的进攻方向是辽阳,从没有考虑到日军会抄袭自己后路。所以,清军对牛庄轻于防备,直到交战前一天,牛庄清兵仍不知日军已经进逼而来。

魏光焘听说日军袭来,当日即率所部折同牛庄,李光久部也于二月八日返回牛庄。

但他们回到牛庄后,没有分兵扼守要隘,而是全部开入庄内,择民舍而居,结果被兵分三路扑来的日军围在庄内,失去了主动。日军进攻牛庄,使环驻海城以西的清军诸营均前后受敌。但在日军进攻牛庄时,这些清军部队既不回师援救,又不乘虚攻打海城,而是迟疑于海城之外,踟蹰不前。

等到牛庄失守,日军自牛庄东犯时,诸将均惊慌失措,不及接战就挥兵速遁,炮位全部抛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