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419页(1891字)

(释文〕 试问:如果敌军众多而且阵势齐整地向我方进攻,该如何对待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位置,这样,敌人就会被迫听任我方的摆布了。

听:从、听从,指听任摆布。

〔例1〕 春秋时,吴王诸樊领兵攻打巢邑(今安徽巢县),兵临城门。臣对戍守城门的吏卒说:“吴王勇敢而轻率,如果我们打开城门,他将会亲自入城。我们乘机射他,一定能把他射死。这位国君死了,边境上就会稍微安定。”于是打开城门。诸樊刚进入城门,牛臣隐蔽在矮墙后面,就用箭把他射死了。

〔例2〕 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正月,后凉国主吕光率10万大军征伐西秦。西秦群臣听说吕光大军将至,都主张先东奔成纪(治所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避敌锋锐,而后寻机再战。西秦国主乞伏乾归泰然自若,对文武部将说:“战争的胜败,关键在用兵的巧拙而不在数量的多寡。当年曹孟德于官渡大败袁本初(即袁绍),陆伯言(陆逊)于白帝摧挫刘玄德,均以权略制胜,那里在乎人数的多少!吕光虽然发全州之兵威风而来,但并没有什么战略庙算,不足畏惧。而且,他的精锐之师全在其弟吕延的指挥之下,吕延其人有勇无谋,很容易用奇策战胜他。

吕延若败,吕光必然随之逃遁,我乘胜追袭,便可获胜。”诸将听后无不叹服。吕光果然以其弟吕延为先锋,其子吕纂等继后蜂涌而来。吕纂率步骑3万攻金城(治所在今青海省民和县西南),乞伏乾归率军2万驰援,还未赶到,金城即被吕纂攻拔。

接着,西秦之临洮(今甘肃岷县)、武始(今甘肃广河东北)、河关等城相继失守。战局对西秦十分不利。

但乞伏乾归镇定如常,从容调度。他派人期骗吕延说:“乞伏乾归已经败走,残众已全部逃奔成纪。”吕延听后,信以为真,命令径进追击。司耿稚谏阻说:“乞伏乾归智勇俱备,怎么可能望风而逃呢?羸师诱敌是他的贯用之术。我看散布乞伏乾归溃逃消息的人视高色动,其中必定有鬼,我军还是应该整阵前行,步骑相互照应,待诸军毕集后再全师出击,亦为时不晚。”但在吕延看来,凉、秦强弱异势,乞伏乾归败北,当在情理中。

因而不听谏阻,引军轻进,结果被秦军打败,吕延阵亡。司马耿稚等收集流散士卒,无力再战,退守枹罕(今甘肃临夏以东),吕光也被迫回师姑臧(今甘肃武威

〔例3〕 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辅国将军韦叡奉命督军北伐。韦叡首先派王超宗、冯道根等攻北魏的小岘城(今安徽含山县北),并亲往巡行围栅。

突然,城中冲出数百人列阵门外,韦叡欲挥军交锋,诸将劝阻说:“我军轻装而来,未做攻战的准备,须还营授甲方可进击。”韦叡回答道:“不然。魏小岘城中2000余人,足以自保,今无故出兵于城外,这一定是城中骁勇善战的人。

我如果先挫其骁勇,小岘定可不战自拔。”诸将仍迟疑不进,韦叡大怒,指着自己的符节说:“朝廷授我此节,决不是装饰之物,韦叡之法决不可犯。”诸将震悚,率兵殊死一战,魏兵大败,梁乘胜攻城,城陷。

〔例4〕 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东、西魏交兵。东魏丞相高欢命大将窦泰出逼潼关,高敖曹攻上洛(今陕西洛南县东南),自己率大军赴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并命筑浮桥三座,大有渡河之势。西魏丞相宇文泰督兵屯广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镇),对诸将说:“贼以犄角之势逼我三面,又作浮桥以示必渡,这无非是虚张声势,意在牵缀我军,以便使窦泰趁虚而入。高欢自起兵以来,屡屡以窦泰为前锋,其部卒英勇善战,屡战屡捷。然而,屡胜而骄,我正可径直袭取窦泰,猛将窦泰兵败,高欢便可不战自溃。”诸将却持有异议,说:“高欢近在咫尺,舍近袭远,若有不测,悔不可及,不如分兵御敌。”宇文泰说:“高欢虽然筑了浮桥,却并不意味着能顺利渡河,不过五日,我便可攻破窦泰。”诸将仍困惑不解。宇文泰回到长安,隐其计谋,向其从子宇文深寻问破敌之策,宇文深说道:“窦泰是高欢的一员骄将,与高欢东、西分阵,遥相呼应。我若以主力攻蒲坂,则高欢拒我前,窦泰袭我后,我岂不是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了吗?我若简选精锐,以隐蔽动作闪击窦泰,窦泰性情急躁,必来决战,高欢不及赴援,我便可将窦泰击垮。窦泰兵败,则高欢势沮,我再乘胜回击高欢,必获全胜。

”宇文泰听后十分高兴,说:“我也正是如此打算。”于是宇文泰回到广阳,声言欲保陇右,还军长安,实则秘密东进,直趋窦泰。

窦泰猛然闻悉宇文泰大军到来,方寸顿乱,结果全军覆没,窦泰自刎。高欢闻报大惊,急撤浮桥,引军而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