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管仲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600页(969字)

【生卒】:?~公元前645

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水之滨)人。

青年时与知友鲍叔牙一起经商,后入齐国公室担任侍臣。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齐桓公小白即位,由于鲍叔牙尽力推荐,被任用为相,开始主持齐国的政务。

为了实现齐桓公谋求中原霸主的政治目的,管仲针对当时国内外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先富国强兵,而后“兵出乎境外”的战略方针,同时从社会制度入手,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大胆改革。在兵役制度方面,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和世兵制度,即将国中适合服兵役的士,单独划为一个阶层,与工匠、商贾分乡居住,共15个乡,不许搬迁,专门服兵役,并且世代相传。规定所有士都可以分得份田,但不担负赋税;担任伍长以上的初级军官,可以专食田禄而不参加生产。军队组织编制与地方基层组织相统一,即按伍(5人)、小戎(50人)、连(200人)、旅(2000人)四个级别组成军队,规定每家出一人,一乡(2000家)二千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军,共一万人。

国中15乡共出兵3万人。这样,既能够保证有固定的兵源,在籍士兵又可以安心服役,特别是官兵同在一起生活,彼此相互熟悉,“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战,足以相识”(《管子·小匡》),因而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周釐王王三年(前679年),齐桓公出兵攻打宋国,不仅陈、蔡等国派兵参战,周王室也使大夫参加,这等于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嗣后,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运用战争和会盟的途径,不断扩大齐国的势力范围。《史记》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实际上都出自管仲的谋略。周襄王元年(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参加盟会者有鲁、宋、郑、卫等国,周王室也派代表到会致贺,齐桓公的霸权由此达到顶峰。

管仲辅佐齐桓公图谋霸权,以富国强兵为基础,以有限战争为手段,配合适宜的政治号召,是顺应当时天下形势的一条成功之路。特别是把军事制度改革与政治经济改革结合起来,创立军队编制和地方组织一体化的"寓兵于农"体制和具有职业兵性质的世兵制度,对中国军事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上一篇:姬寤生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