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黄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253页(615字)

中药名。

出《本草图经》。别名:土黄连,藤黄连,伸筋藤,大黄藤。为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的根或茎。攀援状灌木,长10余米。枝淡灰色,小枝有纵条纹。药材:干燥根呈圆柱形,外表土棕色,去栓皮后呈棕黄色,皮孔不明显;皮部易剥落。横切面木栓层极薄,暗棕色;韧皮部发达;木质部坚硬,呈鲜黄色。干燥茎呈圆柱形,稍弯曲。

外表土灰色。

横切面木栓层较根部稍厚,暗棕色;皮层及韧皮部,黄色,有空隙;本质部黄色至棕黄色,中心有小形髓部,辐射线色较暗。味甘苦,性寒,有毒。入心、肝二经。

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煎汤,6~12克。

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①治传染性肝炎:黄藤30~60克、酸咪咪(六叶酸浆草)15克。煮骨或肉服,也可蒸甜酒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②治天泡疮:黄藤15克,山东管15克。共研末,开茶油调涂患处(《陆川本草》)。

现代临床用之:①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取黄藤500克,加水5000克,煮沸半小时。每次服煎液1~3匙,每日2次。

也可滴鼻喷喉。有一定预防作用。

②治疗瘤型麻风反应:将黄藤根制成20%的黄藤露。第1天服一次50毫升,第2天加至100毫升,分2次服。

10天为一疗程。另外,取黄藤250克,加水至2500克煮沸15分钟,过滤。用于洗涤伤口,有防止发炎化脓的作用。

上一篇:黄颡鱼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