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书籍:孙子兵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9 01:20:38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391页(874字)

(释文〕 主将不能准确地判断敌情,以少击多,以弱击强,又没有精锐部队为前锋,因而作战失败的,就叫做“北”。

选锋:挑选勇敢善战的士卒组成的先锋部队。

〔例1〕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派岑彭率战船数千艘,沿长江而上,西征公孙述。

公孙述调兵出江关,在长江上架起浮桥,用树木竖在江中阻断航道,以对抗汉军。岑彭了解到这些情况,在军中招募攻击浮桥的士卒,下令先登上浮桥的,给予上等奖赏。

于是偏将军鲁奇挺身而出。当时东风正刮得猛烈,鲁奇引船直冲上浮桥,而密排在江中的木柱布满铁钩,钩住鲁奇的战船。

鲁奇领兵作殊死战斗,把火炬掷上浮桥,很快将浮桥烧塌。岑彭率领主力战船顺风挺进,所向披靡。

公孙述的军队顿时大乱,落水淹死数千人。

〔例2〕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新近被李渊拥立的隋恭帝杨侑禅位于唐,隋炀帝杨广又被宇文化及害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消息传至东都洛阳,留守官员便拥戴越王杨侗即皇帝位,改元皇泰。九月,在东都洛阳执掌兵权的王世充简选锐卒2万,征讨李密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军。

当时,瓦岗义军征战频繁,“劲卒良多死,士卒疲病”,形势不利。两军于偃师对阵后,李密召诸将商议破敌之策。裴仁基认为,王世充挥军东下,东都必然空虚,我宜分兵把守要路,阻止其东进。

同时,选精兵沿黄河西出,直逼东都,如果王世充引兵回救,我则按兵不动;王世充如再引兵东来,我又进逼洛阳。

如此,彼则疲于奔命,予我以可乘之机。李密当时表示赞同,并指出东都之兵有三不可挡:第一,兵杖精锐;第二,决计深入;第三,食尽求战。我但婴城固守,蓄力以待,王世充求战不得,欲走无路;旬日之后,必为我所败。然而部将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人坚持认为王世充不堪一击,紧要关头,李密“惑于众议”,改变了初衷,同意了诸将的作战请求。

接战第一天,瓦岗义军失利,李密仍执迷不悟,第二天即被王世充打败。李密率轻骑逃奔牢(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后又归附李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