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698页(3697字)
【生卒】:1328~1398
即明太祖。
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17岁时,灾疫横行,无以为生,被迫入皇觉寺为僧,游方乞食三年,遍游淮西、颍州一带。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成为其一生的重大转折。此后,朱元璋由一名普通士兵逐步成为割据一方的统帅,并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至正十三年,经郭子兴许可,朱元璋带领徐达、汤和等24人南下,图谋新的发展,队伍很快壮大至2万余人,为后来军事实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继而,略定远,下滁州,招延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和李善长为谋士。
李善长劝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乘元末混乱之机,发展自己,夺取天下。冯国用兄弟向朱元璋献策说:金陵龙盘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则天下可定。朱元璋欣然接受了这些意见。至正十五年正月,朱元璋攻克和州(今安徽和县),因功升总兵官,统率诸将。三月,郭子兴去世,其子郭天叙继任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因朱元璋多谋善断,实际已控制了红巾军的指挥权。此时,小明王韩林儿的起义军牵制着北方元军的主力,朱元璋决计抓住战机,向南发展,创建新的根据地。
六月,朱元璋率军南渡长江,迂回作战,连克太平(今安徽当涂)、溧阳诸地。至正十六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至此势力范围西达滁州,东至溧阳,其地物产丰饶,军资无忧。但军事态势对朱元璋依然严峻:东面有元将定定扼守镇江;东南有张士诚守平江;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军徽州;西有徐寿辉据池州(今安徽贵池);东南外围还有元将石抹宜孙守处州(今浙江丽水),石抹厚孙守婺州(今浙江金华),宋伯颜不花守衢州。
三面受敌,唯有北面是红巾军主力小明王。朱元璋审时度势,采纳了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趁小明王牵制元军主力而使其无暇南顾之机,积极扩大战果,巩固江南根据地,先后攻占了扬州、婺州等重镇,使苏南、皖南、浙东联成一片。同时,废除元代苛政,命诸将屯田,操练士卒,严明军纪,实力大为增强。
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日渐巩固之后,朱元璋便和刘基精僻分析了当时的战略形势并据此拟定了相应的作战方针:东南部的方国珍、南部的陈友定,志在割据,且距离较远,可暂时置之不顾;而陈友谅和张士诚兵众地广,且与自己比邻,所以应该首先吃掉他们。
而陈、张又有不同。张士诚出身盐贩、斤斤计较、目光短浅,不足虑;而陈友谅打鱼出身,长期的海上生活,造就了其坚强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是一个极富有冒险精神的竞争对手。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必乘虚而入,袭我之后;如果先打陈友谅,则张士诚则未必有出师救亡的胸怀。据此分析,刘基建议:“友谅方劫主胁下,据我上游,宜先图之。陈氏既灭,张氏亦孤,一举可定。然后北上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先陈后张、统一南方,然后北上灭元、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
此时,江南割据林立,唯以陈友谅实力最强,拥有巨型战舰200多艘,战舸数百条,一派投戈断江、舳舻千里之势。朱元璋为了达到悉力对陈,务求必胜的作战目的,制定了东南拉拢方国珍、东面稳住张士诚、“东守西攻”的策略。在朱元璋紧锣密鼓、筹划灭陈之时,陈友谅亦未坐守待毙。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约张士诚夹击朱元璋,朱元璋采纳了刘基提出的“伏兵伺隙击之”主张,决定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朱元璋一面让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向陈诈降,表示愿作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一面将主力隐蔽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
又令徐达率一部兵力于南门外、大胜港等处筑垒,张德胜等率舟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待陈友谅水师顺流东下、登陆未稳之时迅速出击。
陈友谅率军抵江东桥后,发觉上当,仓促派万人登岸立栅,此时,朱军伏兵四出,陈军措手不及,军阵大乱,损失巨舰百余艘、战舸数百,将士战死、溺死者不可胜计。陈友谅乘小舟逃回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朱军乘胜前进,连下太平、安庆、信州(今江西上饶)、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
张上诚知陈军失利,亦未敢妄动。至正二十三年四月,朱元璋率军北趋安丰(今安徽寿县南),增援小明王,江南空虚。
陈友谅乘隙率数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告急。
朱元璋急率军20万驰援,七月十六日进抵鄱阳湖口。
为全歼陈友谅军于湖中,朱元璋以一部兵力分别出泾江口和南湖嘴,切断陈军归路;又调信州之兵守武阳渡,威胁陈军侧后;自己则率主力入鄱阳湖,寻求决战。陈友谅围洪都80余日不克,大伤锐气,又闻朱元璋率主力增援,攻城无望,即撤洪都之围入鄱阳湖迎战。七月二十日,朱陈两军在康郎山水域遭遇,朱元璋首战得手。此时,陈军多为巨型战舰,数十艘连在一起,形成水上堡垒;但因湖水较浅,转动不灵,战斗力难以发挥。为此,朱元璋采纳了部下提出的火攻建议。
七月二十二日下午,东北风骤起,朱元璋令敢死之士驾着装火药的小舟,偷袭陈军,焚毁陈军巨舰百艘,杀伤陈军过半。由于退路已被朱军截断,陈军欲退不能,只得聚舟自保。朱军屡屡挑战,陈军闭垒不应。
朱元璋为分化瓦解陈军,便遣返全部俘虏,悼死医伤,陈军斗志大沮。陈友谅自保不能,被迫冒死突围。朱元璋指挥军队四面猛攻,陈友谅中箭身亡,陈军顿时瓦解,其子陈理率残部逃回武昌。
次年二月,朱元璋再克武昌,陈理投降。朱军乘胜攻克襄阳、安陆、沔阳等战略要地,继而与四川的明玉珍通好,稳固江汉局势,以便东向打张士诚。
张士诚所据之地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土地肥沃,粮储丰饶,但却有南北兵力不便机动的弱点,据此,朱元璋采取了先取江北通州(治所在今江苏南通)、泰州等地,翦其肘翼,再取江南浙西的作战方针。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发兵进讨,势如破竹,仅用半年时间,即攻克通州、泰州等九州县,使张士诚收缩于长江以南。次年八月,朱元璋再取江南,攻克湖、杭二州后,接着攻陷平江,张士诚被俘。
继而,朱元璋又迫降了浙东的方国珍,吃掉了福建的陈友定及两广的割据势力。至此,江南基本统一。
此时,元朝在同小明王的作战中元气大伤,且政治腐败,民心已失;朱元璋统一江南后,实力大为增强,士气旺盛,其势如日中天。朱元璋决定乘胜北上,消灭元朝,统一全国。
朱元璋同诸将研究北伐的战略方针时,大将常遇春主张以主力直捣元都,后击其余。朱元璋则认为,元大都(今北京)城池坚固,孤军深入,难以速胜;顿兵坚城之下,一旦敌援兵四集,我便很可能陷入进不得战、退无所据的不利境地。
朱元璋主张,“先取山东,撤彼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元都既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朱元璋这一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思想得到了诸将的赞同。接着,朱元璋任用兵持重的徐达为征北大将军,勇猛超群的常遇春为征北副将军,名将冯国胜、薛显、傅友德等为辅,率大军北进。
北伐军很快攻占了山东,继而又占领了河洛。朱元璋得报,即从应天赶赴汴梁(今开封)与诸将商讨下一步的进兵策略。徐达认为,秦陇元军观望不前,元廷外援已绝,宜乘势直捣元都。朱元璋当即表示赞同,并授予徐达具体进兵方略:北上平旷,利于骑战,我不可无备,宜选裨将率精兵为先锋,尔后督水陆之师继进,运山东粮作军资,由邺趋赵,转临清向北,直捣元都。元都之敌外援不及,可不战而下。徐达依嘱而行,很快攻占了元都。
接着,朱元璋又遣将进军山西、关陇、四川、云南、辽东,逐步统一了全国。1368年正月初四,四十一岁的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戎马生活数十年,在元末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中,造就了其超卓的用兵艺术和治军才能,他将中国兵书的精髓灵活运用于军事实践中,导演出了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为中国军事史增写了辉煌的一页,丰富了中国军事思想宝库。
在战争指导上,朱元璋谨慎持重,稳扎稳打。
他告诫诸将“土不可恃广,人不可恃众”,“每临小敌,亦如大敌”。在重大战略方针的制定上,他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但又不拘于既有的方针策略,善于临机而变,并赋予将帅临机处变的权力。他善于运用集中优势兵力、以实击虚、以强击弱的战术。
他用兵诡妙,奇正并用,常使对手堕其计中。
在治军方面,朱元璋严饬军纪、选贤任能,重德行、次文艺,重谋略、次武艺,务求实才,不尚虚文。唯其如此,才成就了其辉煌的军事业绩。建立明朝后,朱元璋还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制度改革,如削弱将帅权力,实行军屯、寓兵于农、创立卫所制度、以亲王守边等。
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也加强了明朝边防实力,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