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及品种的染色体计数鉴定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第55页(4940字)

植物种及品种染色体计数鉴定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将其中几种有效的方法简介如下:

1.醋酸洋红染色法 以小麦为例说明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的制片观察过程。

(1)取材 将小麦种子置于纸床发芽。当根尖长出1-2cm时,切下1cm左右的根尖,进行前处理。取材时间一般应在上午10-11时,因为在这段时间,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活动最旺盛。

(2)前处理 将切下的根尖浸入0.04%-0.2%的秋水仙碱溶液中处理2-5小时,然后用水冲数次。若不用秋水仙碱,可将材料放入蒸馏水中,在0-3℃(最高不超过5℃)条件下处理24小时。

(3)固定 一般用醋酸酒精固定3-24小时,(如急需观察,固定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左右,甚至可省去这一步,直接放入醋酸洋红染色压片)。固定后的材料用95%酒精洗净其醋酸味,移入70%酒精中,放在阴凉处保存。

(4)解离 用刀片切取1-2cm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盐酸酒精液处理约1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在水洗前最好用50%酒精洗一遍。

解离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固定后的根尖用流水冲洗10分钟左右。然后放入1N盐酸中,于60℃水解10分钟,取出,水洗1-2次,再放入2%果胶酶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处理30-60分钟,取出,水洗1-2次。这种水解方法效果更好,使细胞更易分解,染色体也较易展开。

(5)染色和压片 在解离后的材料上加一滴醋酸洋红染液,放置约10分钟,待根尖染至暗红色,加盖玻片。并以吸水纸或纱布放在盖玻片上面,左手指按住载玻片,用右手指在吸水纸或纱布上对准根尖部位施加压力(也可用铅笔的橡皮头轻轻敲压),将根尖压成一均匀薄层。应注意,施用压力要适当,以便使细胞和其中的染色体散开而不致被破坏。在压片过程中,注意不要移动盖玻片。为了增强染色效果,可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

(6)观察计数 为了计数染色体,一般每片放5个根尖,分放在盖玻片能盖住的范围内。经染色和压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为了观察和计数应找到分裂中期的细胞。

水稻、玉米、高粱、黑麦、棉花、蚕豆、洋葱、辣椒等作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的制片方法,基本上与小麦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因各种作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活动最旺盛时间并不相同,故每种作物最适宜的取材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辣椒一般在下午1时,水稻在下午4时,洋葱在半夜至1时等。因此在开始作某种作物制片时,如不知其细胞分裂活动的规律,可在一昼夜24小时内,每隔2小时取样观察一次,以确定最适的取材时间。②水稻等作物,因染色体的去氧核糖核酸含量较少,故不易着色。这就需可把染色时间延长至1-10小时。压片后还嫌色浅,可从盖玻片边缘反复加几次染色,在火焰上来回烧几次,染色体的着色效果就可好些。

2.胆紫染色法 如用龙胆紫药水代替醋酸洋红染液,就更为经济简便。其步骤基本上与醋酸洋红染色法相同。只是在解离后加1%龙胆紫药水一滴,染色约10分钟,然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20%醋酸液一滴,进行压片。

该法须注意两点:①紫药水易使材料变硬,不易压散,故可适当延长解离时间。如小麦根尖可用盐酸酒精液解离20分钟左右。②紫药水易使材料着色,也易褪色。因此,制作永久片,则不适用紫药水染色。

3.铁明矾苏木精染色法 为了拍摄较清晰的染色体图样,并想较长时间地保存制片标本,最好用本法制片。其具体步骤如下:

(1)取材及前处理 取根尖约6mm放入蒸馏水中,在1-3℃条件下处理24小时,或在0.2%秋水仙碱溶液中处理2-5小时。

(2)固定 把材料移入醋酸酒精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

(3)解离 将固定的根尖水洗10分钟左右,移入1N HCl中于60℃下处理10分钟,或在5N HCl中于室温下处理1小时,然后水洗1-2次。若接着用2%果胶酶溶液,在室温下处理30-60分钟,则效果更好。

(4)染色 将根尖浸入4%铁明矾水溶液中媒染20-30分钟,其后水洗约10分钟,再放入0.5%苏木精溶液中染色1小时,或更长的时间,然后水洗。

(5)压片 先加1滴45%醋酸于材料上进行压片,也可先在45%醋酸中软化分色8分钟后再压片,然后进行镜检。

染色后的材料,如不能及时压片,可将根尖放入蒸馏水中,在1-3℃冷藏。因为冷藏可以改变细胞质的胶体状态,使细胞不易破裂,从而使染色体在压片过程中不易丢失。冷藏后若需压片时,仍在45%醋酸中压片。

4.孚尔根氏染色法

细胞内的去氧核糖核酸,通过水解作用而释放出醛基,再用锡夫氏液(即无色亚硫酸复红溶液)进行染色,上述醛基即与亚硫酸复红结合,呈现紫红色的颜色反应。这个反应是去氧核糖核酸所特有的。现已知道细胞中去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如用此法处理细胞时,染色体明显呈现出紫红色。所以该法能清楚地显现出染色体的结构。

该法的主要步骤摘要如下:

(1)染色前的步骤与苏木精染色法相同。

(2)染色 将解离后的根尖材料水洗1-2次,放入锡夫氏液(无色亚硫酸复红液)1小时以上,然后在亚硫酸水中洗3-5次,每次10分钟以上,再用蒸馏水洗几次后即可压片。为了增加染色效果,可进行重染。即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上1滴醋酸洋红重染,再进行压片。

5.铁丙酰洋红染色法(改良孚尔根氏染色法)

根据美国E.Margaret等人(1967)研究,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鉴定黑麦草、小麦和大麦等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其黑麦草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幼苗 将黑麦草种子用纸床培养,先放在5℃黑暗下处理3天,然后移至20℃发芽箱培养,直至幼苗根长到大约5-15毫米长度。

(2)前处理和固定 在上午10时或下午2时半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时,将发芽的整粒种子或取下幼根浸入1%六六六溶液里冷冻24小时,然后用自来水淋洗,再放入卡诺依(Canoy)溶液(6份95%酒精,3份氯仿和1份冰醋酸配成)里,至少固定24小时。

(3)解离和前染色 从卡诺依溶液中取出根尖,淋洗后,再放入1N HCl溶液中,在59-60℃下水解8-10分钟,然后再淋洗,再放入孚尔根氏(Feulgen)(无水亚硫酸复红溶液)溶液中至少30分钟。

(4)染色和压片 将经解离和前染色的根尖部分放在载玻片上的铁丙酰洋红溶液(Iron-Propionacarmine)里染色,用解剖针将根尖弄成碎片,再加入1滴威尼斯松节油,并盖上盖玻片,加压。利用威尼斯松节油是为了在压片时,增加粘度,使染色体较好的离散开,并可制成永久性玻片。

(5)观察计数 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植物染色体的观察计数,以利用40倍干物镜为宜。在个别情况下,需用100倍油镜进行观察计数。这里引黑麦草的二倍和四倍的染色体涂片图(图6-4和6-5),供参考。

图6-4 二倍体黑麦草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14个染色体)

(E.Margaret,1967)

图6-5 四倍体黑麦草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28个染色体)

(E.Margaret,1967)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编(1975),怎样观察染色体,科学出版社。

〔2〕孙敬三等主编(1987),植物细胞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

〔3〕浙江农业大学等主编(1978),遗传学,农业出版社。

〔4〕鲍文奎等译(1959),植物多倍体,科学出版社。

〔5〕张静芳着(1981),种子技术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

〔6〕松尾考岭(1974),育种ハ二ト“フ”ツク,日本养贤堂发行。

〔7〕Margaret,E.(1967),A techniqne using lindane and cold treatment to facilitale Somatic Chromosome Counts in Lolium Species,Proceeding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 Analysis,Vol.57:117—119.

〔8〕Pirson,H,(1984),Dieuntersuchung der Chromsomem zahlals Mittelzur Prufumg der Sortenechtheit,Seed Sci.& Technol.12:935—941.

〔9〕朱立煌(1991),RFLP连锁图与遗传育种,作物杂志 3:7—10。

〔10〕LIVNEH,O.et,al(1990),RFLP analysis of a hybrid Cultivar of peper(Capsicum annuum)and its use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arental lines and in hybrid identification,Seed Sci.& Technol.18:209—214.

〔11〕Welsh.J.et al(1991)。Parentage determination in maize hybrids using the arbitrary Primed Polyre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TAG,82:473—476.

〔12〕Demeke,T,et al(1992),Petential taxonoraic use of random amplifies Polymorphie DNA(RAPD):a case study in Brassica,TAG,84:990—99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