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陈毅

书籍:孙子兵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9 10:04:36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800页(5186字)

【生卒】:1901~1971

四川省乐至县人。

1926年8月,受中共北方区委与李大钊的派遣,到四川杨森部队做响应北伐的兵运工作。12月上旬,杨闇公、刘伯承等通过以共产党人为主的国民党四川省特别党部领导发动顺泸起义,陈毅参加了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们曾研究过在起义发动后把分驻于泸州、合川、顺庆等地的8个旅北移顺庆,创建革命根据地,由刘伯承任总指挥,陈毅任政治部主任。12月25日,陈毅去合川第28军第3师工作,被任命为该师政治部组织科长。

1927年3月下旬,一向反对“联俄容共”的王学姜代理师长,忽然亲自邀约,要宴请陈毅,以示团结。陈毅考虑,不仅不能赴宴,合川也不宜再留,遂紧急撤离。5月,奉命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以校政治部准尉文书的公开身份隐蔽在连队。

8月10日,任第11军25师73团指导员,随军南下。三河坝战斗后,与朱德率余部向闽粤赣边界转移,协助朱德做稳定部队的工作。10月下旬,部队进入信丰城,陈毅主持整顿纪律,号召部队要跟朱军长干革命。10月底,部队在大余城整编,陈毅负责党团组织的整顿。重新登记了党团员,发展了一批坚决革命的人入党,把全部56名党员组成一个党支部,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连队,建立了连的指导员。11月上旬,在上堡地区,陈毅继续主持整顿纪律,作出没收与缴获全部归公的决定,并组织部队打土豪、筹款、各班排分头向群众作宣传、调查情况、帮助群众劳动。

1928年4月中下旬,朱毛会师后,陈毅任12师师长。1929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陈毅经厦门、香港,乘轮船到达上海汇报工作。9月1日,写完中央要的5个书面材料,如实反映了红四军各方面的详情,对红四军的战略战术、组织编制、政治工作、政策策略、斗争艺术都作了阐述。9月28日,由周恩来召集讨论由陈毅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

信中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信里将红军的基本任务定为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的组织,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

信中对红军分散与集中的战略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绝不能把红四军分成几路各不相属的部队,这样就是分散而不是分兵。那种把红四军分小、化成无数的游击队而不相联属的观念也是错误的。

12月28日至29日,陈毅与毛泽东一起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详细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他还在会上作了反对肉刑、反对枪毙逃兵的专题发言。

193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向因负伤而正在住院治疗的陈毅传达中央的有关部署,陈毅听后,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反革命大风暴很快就要袭来,必须做好打游击的准备。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的任务后,要迅速地把领导干部分散,把部队分散,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1935年2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来详细指示,作出对游击战争的部署与指导,使陈毅心情振奋。

4月上旬,他与项英在大余长岭召开干部会议,确立游击战争的方针是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并将赣粤边划分为5个区,将突围出来的1300余人分为5个游击大队。鉴于分散活动的需要,还决定以油山为中心,建立一整套联系网——秘密交通站。

在战术上,陈毅提出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反对与优势敌人作战,反对强攻硬打,改变过去集中和正规化的作战方式,采取小规模的、分散的、群众性的活动方式,以打圈子和挺袭的游击战术,反击敌人的“清剿”。

会后,陈毅深入各游击区进行调查、指导。每到一处都给大家讲形势、讲矛盾、讲我、蒋、日斗争的发展和光明前途,组织干部学习《列宁主义问题》等书籍。

在讲话中,他经常结合《春秋》、《左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历史来开讲,引人入胜而发人深省。

这年春夏,粤军对赣粤边发动大“清剿”,项英、陈毅在油山召开县区委和游击队领导人联席会议,陈毅提出游击队必须发动、组织群众打破敌人的隔离政策。

在敌我力量悬殊、敌人气焰很高的情况下,游击队避其锐气,在大山里转转圈子,尽量不和敌人正面交手是正确的。

但不能只埋伏不出击,要组织精悍力量,奔袭、奇袭敌人的后方,调出“清剿”的敌人。

经过反“清剿”斗争,项英、陈毅积累了经验。指出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不是盲目地有仗就打,而是有目的地打,要打能扩大政治影响的仗,打能发动群众的仗,打能得到物资补充的仗。

不打硬仗,而是赚钱就来,赔本不干,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战果。在这些原则指导下,红军游击队坚持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活动,时而隐蔽,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使红军游击队处处主动。项英、陈毅还要求游击队善于运用夜袭战术,善于运用地形打伏击战。为了便于不识字的干部、战士记忆,项英、陈毅还把这些战术编成歌诀让他们吟唱:团结群众,配合行动。支配敌人,自己主动。硬打强攻,战术最忌。

优势敌人,决战要避。敌人正面,力量集中,攻打费力,又难成功。

敌人侧翼,力量空虚,集中兵力,坚决猛攻。

驻止之敌,施行袭击,行动之敌,采用伏击。

动作突然,敌难防范。不行火战,白刃来干。

行迹飘忽,敌难追踪;死板不动,挨打最痛。胜利要快,进攻进攻。保守主义,革命送终。

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后,陈毅与项英在油山提出反对军阀战争,实行抗日斗争、变军阀战争为抗日的革命战争的口号。

9月,蒋系第46师以碉堡封锁为主进行“进剿”。陈毅和项英召开干部会,作出对付“进剿”的策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游击队,动员群众不给敌人修碉堡,敌人武力强迫,就派老弱或妇女去,以延宕时间。

待碉堡筑成时,游击队夜里去把它炸掉。游击队要以大部力量向外出击,建立新的游击区,转移敌人对游击根据地的注意力。

在游击区要放手搞两面政权,赤、白交界搞“黄色村庄”以应付敌人,保护群众和游击队。

1939年2、3月间,周恩来来皖南,陈毅参与商定了新四军今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即“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5月,陈毅到江北视察,提出发展江北的方针是灭敌、联李(李明扬、李长江)、反韩(韩德勤)。为了同两李搞好关系,7月中旬,陈毅一进泰州,建立了高层联系,以便继续争取。

11月中旬,陈毅二进泰州,会见两李,两李商定:以第四团张道庸部北进与罗支周团取得联系,以江抗路即叶飞部和管文蔚部一个团与两李配合,向启东、海门、如皋、东台挺进。罗支周团即罗炳辉第五支队的周骏鸣第八团,此时正活动在淮南,沿长江北岸逐步向东发展。

取得两李谅解后,张道庸(陶勇)就率苏支西入扬州、天长、六合、仪征地区活动,与罗炳辉支队呼应。管文蔚、叶飞则率主力进入江北的大桥、吴家桥一线,准备与两李部队配合向东发展。同时,派一个团回到东路坚持,到此,向北发展已形成十分有利的战略展开了。

1940年3月,韩德勤以8个团的兵力进攻新四军淮南路东根据地中心半塔集,陈毅在刘少奇的紧急要求下,急令叶飞率挺纵4个主力营驰援,江北的前进基地大桥、吴家桥地区只剩下1个主力营。如果两李在韩德勤进一步挑拨下乘虚大举向吴家桥进攻,1个营无法守卫,于是陈毅三进泰州,这次晤谈由于陈毅不虑谋害,坦然亲访,使两李对新四军的怀疑大为减轻,挺纵主力在淮南一个多月之久,两李对吴家桥根据地没有侵犯。6月28日,两李在韩德勤的挑唆下,以10倍于挺纵的兵力,向驻在郭村的挺纵进攻,陈毅星夜渡江北上。

7月2日,战斗胜利,二李部队后撤至塘头一线。7月3日,陈毅进郭村,当时大家正对今后该怎么办议论纷纷,陈毅决定在郭村胜利基础上再加一层,坚决打下塘头。他认为塘头大米多,税收富,塘头还控制着我们东进要经过的两条大河。打他,是让他知道反共磨擦要吃大亏,使他们今后不敢轻视,可是绝对不准打进泰州。

你一进泰州他就跑到韩德勤那里去了。我们有力量拿下泰州而不要,才见得是真心团结。7月4日挺纵攻克塘头,苏皖支队打迂回,部队直打到距泰州城7里处而不进泰州。两李在惊慌失措之际见新四军可以轻取泰州而不入,大喜。

7月中旬,陈毅、粟裕决定在全军东进以后,将每月能收税5万元的吴家桥一带根据地让给两李,以便集中全力东进黄桥。下旬,陈毅与两李谈判成功。

25日,陈毅率部东进黄桥,二李部队如约让路。9月底,陈毅在姜堰召开军民代表会议,由于他早已得到韩军作战计划是佯攻姜堰而以主力由海安攻黄桥的情报,便在这次大会上宣布退出姜堰,两李见之大喜,向陈毅作了决不参加对新四军作战并提供情况的保证。

10月初,陈毅与粟裕等经反复研究,制订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并以独六旅为首歼对象的作战计划。决心最大程度地诱敌深入,将韩军直放到黄桥附近,以便切实包围。

最后以7000兵力歼灭韩德勤主力1.1万余人。1943年3月8日,陈毅确定对韩德勤先礼后兵的方针,17日新四军在收复山子头战斗中活捉韩德勤,23日陈毅赴第四师,经与第四师领导多日磋商后,报请中共中央批准,于4月1日释放了韩德勤。

不久,韩德勤把他的副总部和江苏省府搬到了安徽阜阳,而蒋介石的反共大军未敢东进,新四军的战略利益得到巩固。

1946年11月下旬,国民党统帅部拟定了一个分兵4路大规模进攻苏北、鲁南的作战计划,他们判断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主力分置南、北两翼而中间空虚,因此特别加强了由宿迁出动这一路作为重点,4路进攻统一于12月中旬发起。陈毅在12月6日得到情报,12日他同粟裕等经过研究,认为敌4路中,宿迁一路最强而我防御最弱,故这一路可能较其它路大胆突进,造成我主力南北对进歼灭它的机会。遂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割裂、围歼敌左路纵队,尔后乘胜歼敌右路纵队,以一部袭扰、阻击由宿迁进攻沭阳的整编第11师。

此役共歼敌2.1万余人。

1947年1月,陈诚制订了一个“鲁南会战”计划,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在临沂附近决战。

1月31日,陇海路东段的敌军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以平均每日前进6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推进。面对此种情势,陈毅曾主持过多次会议进行研究,制定过诱歼南线敌军突出冒进的一路于临沂附近的方案,但敌人进军始终保持齐头并进之势,华野未能实现预定的战役计划。

不久,陈毅提出一个重要设想:既然南线敌人重兵密集,战机难寻,而北线敌人孤军深入,威胁我后方,我们何不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置南线重兵集团于不顾,而以主力北上,以绝对优势兵力,歼灭北线之敌。

他要求粟裕对此作深入的思考,粟裕觉得这个设想很高明,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补充。

2月5日,陈毅签发了报请中央军委审查的三个作战方案。10日陈毅最后下了决心:留下第二、三纵队,伪装全军模样,在南面采取宽正面的防御,节节阻击敌人。

主力隐蔽北上,求歼李仙洲集团,同时布置地方武装进逼兖州,并在运河上架桥,在黄河边找船,造成华野将从泰安、兖州间西渡黄河的假象,以迷惑敌人。在当夜,令主力分3路隐蔽北上。陈毅还写了一首新,题名《决胜之歌》,请文工团的作曲家迅速谱曲在第二、三纵队的连队教唱。署名陈毅作词,把词曲印发到前线的战壕里去,使敌人发现这歌曲,更相信华野主力将在临沂地区决战。

20日~23日,莱芜战役获胜,歼蒋军5.6万余人。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集中45万人,开始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

5月11日晚,华野技术侦察部门收到了汤恩伯给他所属各部发出的一道命令,要他所辖各部于5月11日开始先行攻击坦埠,其中以第74师、整25师为攻击部队。粟裕在接获这份电报之后,提出以猛捣心的办法,从敌战斗队形的中央楔入,割裂74师与其左右邻的联系,将其彻底消灭。

陈毅听罢,十分同意,立即定下了战役决心,结果,全歼整编74师。

1948年4月16日,粟裕提出将第一兵团暂时留在中原歼敌比远出江南的战略机动,陈毅经过深思鼓励其分别报告刘、邓和中央军委。

1949年2月8日,陈毅、邓小平召开会议,具体研究了渡江问题,拟采取5个兵团从江阴至安庆,一线展开、同期渡江的战法。

1955年9月,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上一篇:徐向前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