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总积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西教育出版社《文献学辞典》第780页(753字)
清学动态。清代是我国古典学术研究最发达的时期,清儒学术根基博大精深,学风谨严笃实,崇尚朴素,反对虚浮,强调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并运用归纳演绎相结合而以归纳为主的治学方法,对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整理,着作之多,成就之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清儒治学首重经学,自顾炎武创“经学即理学”说,清代经学研究开一新生面,十三经几乎都有新疏,成就远出旧疏之上。清儒力主由文字音训以明经达道,故文字训诂之学得到空前发展。又清儒认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所以音韵学特别发达,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奠定了上古韵部体系的基础,其后愈推愈密,愈趋完备。清儒也颇重史学,出现了《廿二史劄记》、《十七史商榷》等综贯通史的力作。清儒对各史表志的订补,填补了前代的空白。还出现了史学着作《文史通义》,学术史着作《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还撰写了大量地理学着作,包括历史地理与今地理,通代的与专注一地的。子书在历代多受贬斥,清儒则对秦汉子书进行了普遍的校勘注释,对近代诸子学的复兴贡献甚大。清儒治学重实事求是,重视辨伪,辨伪学在清代达到成熟,《古文尚书疏证》、《古今伪书考》等着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清代校勘成为专门之学,清儒充分利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方法,使大批难以索解的古籍变得畅达可读。清儒还对古籍进行了广泛的辑佚,凡周秦诸子,汉人经注,魏晋遗文,无不搜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玉函山房辑佚书》等,篇制之巨,无以复加。清儒还辑印了大量丛书,以收罗完备、校刊精审着称。此外,在金石、天算、乐律、版本、目录等方面,也都成绩卓着。清代是对古代学术的一个巨大总结。
【参考文献】: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