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榆林窟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40页(538字)
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南75公里的榆林河谷两岸。现存共41窟,东崖30窟,西崖11窟。其中保存最完整且精美的是第25号窟。开凿起始年代与敦煌莫高窟相去不远。现存有唐代3窟、五代8窟、宋代13窟、西夏1窟、元代7窟、清代9窟。五代宋初,割据瓜州等地的曹议金祖孙三代128年间,大事兴建石窟,是榆林窟的兴盛时期。明代嘉靖时退守嘉峪关,使之荒废。清嘉庆、道光年间,又开始兴修石窟。新中国成立,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敦煌研究院负责管理。石窟塑像多是清代补塑或重塑,艺术价值不高。其壁画精美,而第25号窟盛唐壁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品。该窟在河谷东崖上层,分前后两室。前室有巨幅南北天王,威武庄严。内室西壁绘文殊、普贤,分骑青狮、白象,形象生动。“弥勒净土变”,构思精妙。南壁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变”,形象逼真。其壁画色彩绚烂,人物健美,构图宏伟严密,富于想象,线条遒劲流畅,属盛唐吴道子一派画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五代宋初诸窟壁画,供养人像占据重要地位。如第16窟曹议金夫人供养像,傍书“北方回鹘圣天公主李氏一心供养”,一派回鹘公主打扮,神情肃穆。西夏及元代壁画,出现了水月观音、曼陀罗等密宗题材画,有西夏人、蒙古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