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撒拉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552页(1984字)

中国少数民族。形成并世居于青海。自称“撒拉尔”,兄弟民族称之为撒拉。明、清典籍和文书称之为撒拉、撒拉尔、沙剌、撒拉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和兄弟民族对他们的普遍称谓,正式定名为撒拉族。人口共有8.8万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主要聚居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6.6万人),其余散居于化隆、西宁、黄南、海北、海西、海南和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兰州市及新疆伊宁等地区。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无民族文字。普遍使用汉语、汉文,不少人通藏语。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原属逊尼派,明末清初新疆维吾尔人阿帕克和卓到此传播依禅,苏非主义兴起。清乾隆时传入苏非主义非耶学派支系华寺门宦,后又传入苏非主义哲赫林耶学派,从此产生教派之争。清末民初,伊赫瓦尼派传入,多数人改奉该派。

根据撒拉族民间传说和中外民族史学者长期研究确认,撒拉族先民的主体,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撒鲁尔人从万里之外的中亚迁徙到青海,同13世纪蒙古民族的西征有着直接关系。1219年,蒙古汗国首领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西征中亚,很快占领了中亚各国。1224年率部东返时,将中亚各国的青壮年、军事人才、骑步炮兵、各种工匠,编入“西域亲军”,分配给他的后妃和儿子,或由成吉思汗亲自统领。撒鲁尔人英勇强悍,善于征战,理所当然地被编入“西域亲军”,随成吉思汗征战各地。1227年春,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占金朝积石州(今循化及其周边地区),令撒鲁尔部千余人和其他部镇守这一战略要地,委任撒鲁尔部首领尕勒莽为积石州元帅府最高镇守长官达鲁花赤,统管军事民政,执行“上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驻防任务,将撒鲁尔部及同时驻防积石州的蒙古部、乃曼部、撒尔塔部等分别派往交通要道、险关要塞驻扎,建立营区,称之为“干”(后演变为“工”),在营区辖管范围内边巡防,边开荒,边牧马放元朝建立后,令各地驻防部队除保留一定数量的军户作为常备军外,其余部队“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撒鲁尔部及其他各部除一部分保留军籍外,大部分转为编民,在原驻防地按50-100人编为一社,从而由军户转化为民户,由客户转化为主户,同当地藏、回、蒙、汉以及流落到这里的西夏穆斯林联姻结亲,建立家庭,开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生产。随后,陆续从撒马尔罕迁徙来过几批族人,其中有宗教人士,有农牧民,有商人,有工匠和先来者的亲属。撒鲁尔人经过不断的吸收、凝集、合成,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百年的经营,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口繁衍,到明朝前期,有了二千余户,1万多人口。他们聚族而居,有共同的地域;有共同的信仰和文化,即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有共同的语言和心理素质。具备了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因素,一个全新的民族——撒拉族,于明朝前期在黄河上游形成。

明清时期,撒拉族地区实行土司统治。明洪武三年(1370),撒拉族首领、元积石州达鲁花赤神宝率撒拉族归附明朝,明政府任命神宝为积石州千户所世袭百户,赐姓韩,更姓名为韩宝。韩宝孙韩沙班于正统元年升为副千户,其后裔升为千户,并增加一土司。清沿用明制,继续在撒拉族地区施行土司制,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废除,共历19代523年。民族内部社会结构分为:家庭、“阿格乃”、“孔木散”、“阿格勒”、“工”。其生产结构,先民时期为军户,上马战斗,下马耕牧,主要饲养战马,放牧一定数量羊作为自食用,在营区内种粮食、蔬菜自食。明、清朝前期,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清中期开始转向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园艺业和商业、运输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撒拉族进入市场经济领域,开始在乡镇企业、运输业、建筑业、采矿业、饮食服务业等经济领域大显身手。因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在生活、礼仪、岁时、社会等习俗上,均打上了伊斯兰文化的烙印,既有先民习俗的继承,又有对周边民族习俗的吸收,在主导方面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饮食、节庆、礼仪、婚丧、禁忌等都大体一样;有些方面又吸收了藏族的习俗,如居住、庄郭、婚姻、娱乐等方面揉合有藏族习俗的因素。有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格言等口头文学,撒拉曲、宴席曲、“花儿”等说唱艺术尤为群众喜闻乐见。砖雕、木雕和刺绣艺术源远流长,工艺精湛,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民族自尊心特强,吃苦耐劳,勤奋强悍,具有反压迫斗争的光荣传统,为维护国家统一,为开发青海做出过重要贡献。

上一篇:撒鲁尔 下一篇:西北民族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