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塔尔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626页(881字)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藏语名“衮本贤巴朗”(译十万佛弥勒洲),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的莲花山,南距西宁市26公里,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亲香萨阿曲根据儿子的意愿,在宗喀巴诞生处修了一座“莲聚塔”。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噶丹派高僧仁庆宗哲在塔附近修建一座小寺,寺僧共7人,人们称为“塔儿寺”,后来改写为塔尔寺。明万历五年(1577),仁庆宗哲又在塔旁修建了弥勒佛殿,始称“衮本贤巴朗”。明万历十一年(1583),顺义王俺答汗逝世,三世达赖往蒙古吊唁,途经青海,驻塔尔寺时,将“莲聚塔”改为“菩提塔”,镶以银饰,俗称大银塔。塔尔寺在清王朝的扶持下,经蒙古族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台吉和藏族的千户、百户等的资助,历时四百余年,相继建成总建筑9300余间,占地六百余亩,殿堂25座,主要为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文殊菩萨殿)、“贤康”(弥勒佛殿)、“觉康”(释迦佛殿)、“赞康”(护法神殿,俗称小金瓦寺)、“夏登拉康”(祈寿殿,俗称花寺)、“衮康”(依怙殿)、“遍知殿”(即三世达赖灵塔殿)、“乾康”(跳神舞院)以及宝塔、印经院、酥油花上下院、活佛府邸、僧舍、大厨房等建筑群,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现在日常寺务由塔尔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主要活佛有阿嘉、却藏、色多、却西、嘉雅、米纳、扎西、杨家等。塔尔寺设有“参尼扎仓”(显宗学院)、“曼巴扎仓”(医宗学院)、“琚巴扎仓”(密宗学院)、“丁科扎仓”(时轮学院)等,成为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知识的藏传佛教学府。由于历史积累,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特别是该寺的绘画、堆绣、酥油花,被称为“艺术三绝”,驰名中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塔尔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每年拨专款进行维修,使之更加雄伟壮观,成为青海省主要的旅游胜地。

上一篇:锁阳饼 下一篇:西北民族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