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土族歌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665页(838字)

土族民间艺术。土族民歌,按照不同的内容和曲调,分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家曲主要是传统的婚礼曲、赞歌和问答歌。土族婚礼是在歌舞中进行的,婚礼用的曲调和格式丰富多样,并有固定的曲调和歌词,主要有:《接纳信妥诺》,为接受迎亲人送来的礼物时唱的歌;《纳信斯果》为婚礼中的嬉戏歌曲,共有三支,诙谐幽默;新娘改变发式上启程时娶亲人唱《依姐》,曲调平稳庄重;另外婚礼曲还有《拉隆罗》、《巴乙儿》、《赫杰》、《的尕迭》等,《西买其瓦日哇》为谢媒歌,曲调平缓,情绪饱满。赞歌格式有三句一首的,也有三段一首的,曲调婉转优美,节奏鲜明,比喻生动。主要有《应阿浪列》、《拉拉应格列》、《因希格洛》等。问答歌的格式有三问三答或三答三问,曲调干脆有力,终止音短促,代表作主要是《唐德格玛》。流传较广泛的是安昭舞曲,节奏欢快流畅,有《安昭索罗罗》、《强强什泽》、《幸中布索》、《拉毛治召》、《拉热列》、《谢玛罗》、《什则因什则》等。野曲主要指野外演唱的花儿一类的情歌。土族舞蹈有节庆之日所跳的安昭舞、纳顿舞以及求神保佑的博舞、神舞及寺院僧人跳的喇嘛舞等。“安昭舞”是流行于互助地区的土族传统舞蹈,多在婚礼中、庆丰收、节日时举行。民和三川地区土族在“纳顿节”上表演大型舞蹈“会手”舞、“杀将”、“庄稼其”。“会手舞”有上百人,按老中青列队,并配有锣鼓队,分别手擎旗帜、兵器,再现土族先民奔赴战场时的情景。“杀虎将”是一种面具舞,表现了土族人民征服邪恶势力的能力和勇气。“庄稼其”也是一种面具舞,表现父亲教育儿子学习种田技术的场面。三川地区还流行“三官三娘”、“五官五娘”等舞蹈。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村土族表演“于菟”舞,7名上身裸露的男子用锅底黑灰在面部和上身画上虎头图案和虎皮斑纹,将头发扎成刷状,手执树枝,先在巫师主持下举行祭祀山神仪式,然后跳舞以示威。舞姿粗犷豪放。卓尼县康多乡土族聚居区流行“嘎尔舞”,每年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举行,列队边歌边舞。

上一篇:土族服饰 下一篇:西北民族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