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克和卓墓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域地名词典》第27页(1348字)
俗称“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北郊5公里的艾孜热特村,是今新疆境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和卓”(即圣人后裔)陵墓。墓主为喀什噶尔“和卓政权”国王、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帕克和卓墓也是一个具有维吾尔族传统艺术特色的古建筑群,占地约2公顷。陵园正门朝南,进门后是巨大的长方形庭院,由门楼和小礼拜寺、大礼拜寺(加满)、教经堂、主墓室(拱拜孜)四大部分组成。正门前地势开阔平坦,四周古杨参天。门楼不大,却十分壮丽。与门楼紧连的一座小型清真寺,供附近穆斯林日常礼拜之用。陵墓西部的大型礼拜寺,为三合院形式,有正面敞廊15间,后部砖殿8间。逢宗教节日,南疆各地穆斯林在朝拜阿帕克和卓墓之前,先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礼拜仪式。陵园正北有一穹顶教经堂,圆顶中空,自成一组,造型极为别致。这里是当年阿帕克和卓与其父讲经习典之所。主墓室为陵园主体,位于陵园东部,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其四周为长方形,底面横长35米,纵深29米,通高27米,建筑全用砖块砌成。四周各立一座半嵌在墙体内的巨大砖砌石柱,柱顶又各有一小“邦克楼”(即召唤礼拜的小楼)。主墓室四周墙壁自下至上全用深绿色琉璃砖贴面,上面绘有彩色图饰与阿拉伯文警句。墓室顶部中央为半球形圆拱,直径达17米,其顶部亦有一“邦克楼”。墓室门朝南,一律用各色琉璃砖贴面。其中高大者为男坟,小巧者为女坟,传说葬有阿帕克和卓家族5代72人,实际只有58个坟包。阿帕克和卓墓始建于1640年。起初是阿帕克和卓为其父亲——伊斯兰教的一个着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修建的陵寝。据记载,此建筑最初采用的是平顶方形结构。1695年阿帕克和卓死后也葬于其间,并对玉素甫霍加原先那座简朴的墓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因为阿帕克和卓是一个教权与王权相兼的人物,名望大大超过了他的父亲,此墓不仅冠以他的名字,而且被后人神化。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高宗曾颁旨对该墓的管理做出规定:“可派人看守,禁止樵采污秽。其应行修葺分列,并着官为经理,以昭国家矜恤之仁。”1874年阿古柏也曾花费巨款扩建修缮该墓,使其达到今日规模,成为天山以南乃至中亚朝拜纪念所谓“圣人后裔”的重要圣地。“香妃墓”之称,始于清朝末年。传说香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汗”(香姑娘)。后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号称“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124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和卓墓中。现主墓室中尚存驼轿一乘,据说就是当年运尸从北京带来的。清人萧雄有《香娘娘庙》一诗:“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所咏即为这一着名古迹。近年一些学者考证,认为“香妃”确有其人,与发动“大小和卓之乱”的波罗泥都兄弟是堂兄妹,是阿帕克和卓的重侄孙女。其兄图尔迪因协助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有功,被封为清朝辅国公,全家迁居北京。1760年2月伊帕尔汗被选入宫,乾隆皇帝封为和贵人,3年后升为嫔,35岁时封容妃,极受乾隆皇帝宠幸。1788年容妃病故于北京,享年55岁,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中的裕妃园寝之中,现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而阿帕克和卓墓中传说的香妃冢在前排右侧。墓冢的标志比较小,不占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