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域地名词典》第383页(823字)
位于博乐市西南部的科古琴山顶,距市区93.6公里,又称“三台海子”。“赛里木”,哈萨克语,意为“祝愿”,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是新疆境内最大的高山湖泊。湖东西长29.5公里,南北宽23.4公里,周长86.5公里,面积约458公里,湖底最深92米,海拔2072米。赛里木湖是近期造山运动的产物,湖盆周围的山地均由古生代岩层组成,石灰岩裸露,溶入湖中,因此湖水特别晶莹、清澈。其水牲畜可饮,人不宜喝。周围26条山泉和20余条季节性山溪注入湖内。湖东北隅有两座小池,俗称海耳。东南有三个湖岛,近南岸的为最大,上面原建有很壮观的龙王庙,是清巡抚潘效苏知伊犁府时所筑,湖西岸松树头下当年曾盖造了一座靖海寺,现均已不存。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地,现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赛里木湖处于高寒山区,冬暖夏凉,年平均1.1℃,最冷月平均温度-12.3℃,最热月平均温度13.3℃,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春夏秋三季,山顶白雪皑皑,山腰古松参天,湖岸地势平坦,绿草如茵,野花争芳吐艳,景色宜人,是天山以北风景最美、规模最大的优良夏牧场。从古至今,许多中外名人来此游览观赏。元代《长春真人西游记》称为天池,有“……方圆几百里,雪峰环立,倒影池中……左右峰峦峻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之句,清代洪亮吉称为“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现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兼有科学研究基地和旅游价值,已辟为旅游区。清朝政府曾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将赛里木湖列入每年需祭祀的名山大川之一。现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各族群众都要在这里举行“那达慕”大会,除传统的摔跤、刁羊、赛马、姑娘追、阿肯弹唱、民族歌舞外,还要进行物资、信息交流活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开始进行冷水性鱼类养殖实验,并建起了高山湖泊水产养鱼实验站,向湖中投放9种300余万尾鱼苗。进行了水利、水力等资源方面的勘测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