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115页(755字)

小说版本名称。旧时线装书,一部书如页数较多,须分册装订时,习惯装订成双数,根据页数多寡,分装成2册、4册、6册、8册等。此种装法便于检查,如一套书有单数,即可知道已有短缺。二三十回中等部头的书,往往装订为4册,如顺治庆云楼刻本《新世鸿勋》22回,康熙刻本《新镌绣像济颠大师全传》36则,乾隆三余堂刊《驻春园小史》6卷24回,皆是分装4册,可知清初已习惯如此。以上诸书各分订为四册,皆是由于页数的关系。刻本字大,每叶容字有限,二三十回,页数已多,订成2册,书便较厚,阅读或有不便,自以分订4册最为相宜。至清末民初,石印已经普遍,书坊(主要是上海)为降低成本,以极小之字上石,页数不多,也仍分订薄薄的四册,并配以廉价函套。如民初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白牡丹全传》46回,分订四册。此种石印本尤以袖珍本为多,如光绪癸巳(1893)上海书局石印本《绣像游戏凤》(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宣统二年炼石斋书局《绘图三续儿女英雄传》皆分订四册,书业俗称为“四本头”,成为一种版本名称。此种石印本因书坊互相翻印,又为便于批发,经常不印刊行书坊及出版年,如《中东大战演义》、《黄三泰学艺彭公清烈传》均不印刊行书坊。四本头除小说外亦多弹词、鼓词及日用杂书。四本头印刷用纸开始也有用国产竹纸、白纸的,但后来多用进口的有光纸(俗称大阪纸)。此种印本在平装本普及之后即被逐渐淘汰。上海所印四本头小说种类虽甚多,但以字小价廉,不为读者重视,读后随手弃置,以致传世反少。《春柳莺》4卷10回,题南轩鹖冠史者编,大连图书馆藏康熙元年刊本有吴门拚饮潜夫叙。阿英旧藏清初写刻本。阿英介绍此书云:“故事还是才子佳人四本头小说的老套”(《小说三谈·书话六则》)。总起来看,四本头实以才子佳人小说为最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