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漫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515页(1409字)

清·采蘅子纂。2卷,无目,共286则,约6万字。有申报馆丛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据笔记小说大观本,卷首有光绪三年诚存氏序,又有作者自识题词及“忏情生”题词。此书为笔记小说,志怪、志人兼有。其中有一类为子史杂记、谈讲学问者,共57则,其中42则,或抽象说理,或过于琐屑,意义不大;所余15则,描写地方习俗与宗教礼仪等,生动具体,颇有价值。如写江西、山东丧葬侈风,几至倾家荡产;写金陵、江西南昌、义宁等地灯会、迎神、赛祭等特殊习俗;江西新昌之“天生子”;长宁斋教之教史教规;及当时官场种种陋规腐习兼为文化史、民俗史可贵资料;书中又一大类为各种灵怪故事,91则,其中绝大部分荒诞不经,迷信为旨,惩恶劝善成分亦少,多命中前定之数,善恶转生之报,佛道神鬼狐无所不灵,人唯俯首而已。然其中个别亦有极具珍贵史料价值者。如卷二第167则,记乾隆间,河工淮徐段堤决,合难成,河督焦急中偶闻河弁有名“党德柱”者,即许以“官其子孙”、“祀为河神”,“醉而投诸水”,堤成立“党将军庙”,“香火极盛”。真乃残酷与蒙昧并生,长官与子民同愚之真实纪录!作者亦笃信不疑。第三类为公案故事45则,灵怪多在卷二后部,公案则集中于卷一前部。其标明地点者多在江西南昌、湖口、靖安、九江、庐陵、永新、新昌、永丰等地,殆为作者长期工作之所;南京、山东等地之案,亦多为同寅谈讲笔录。故多实录之朴素、真实,而少虚构之引人入胜。如卷二第172则,记一人冒充吴甄甫中丞之侄诈骗钱财。甄甫即吴文熔之字。《清史稿》卷三百九十六本传,记吴确在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期间任浙江巡抚,“举廉惩贪,吏治清明”;此案之破,纯出偶然,盖亦实情。此45则公案故事中,写破案8,写断案10,写自然败露2,写冤案6,写悬案6,写无需破、断易案10,写量刑之难、明察之难、讼师之狡、侦察之道各一则,充分显示办案的生活形态而非艺术形态的复杂性。第四类为爱情婚姻故事,多为妇女之悲剧,近20则。如:写劳动妇女采茶、选茶中无奈被人占身;写妓女从良匪人而惨死;写妇女终身不嫁之晚景;写包办婚姻误人,金陵婚娶陋俗,为妾之苦等等。亦有寥寥数个喜剧故事。如一百四十八则写一少女水灾后父母皆丧,众人观而不救,一少年好心相助,女即欲嫁,少年辞以孤贫,女揎袖示以金镯甚多,乃婚。二百五十六则写一麻疯女不忍按父母私心贻毒其夫以疗己病,具实告夫,夫则抚慰周至,女后误食毒蛇口涎病愈,终成佳偶。二百八十一则写一少女婚前失身有孕,其夫谅解隐忍,极力回护,女自甘幽囚,以示改过,夫出于信任使其充分自由。此诚不可多得之事与人。最后一类为杂项之生活面面观。合之有73则之多,分之则至繁碎。如表彰善人善事约10则;写僧尼丑闻;写疗疾故事,记急救之法、对症之方;官场险恶;仕女狯狯;帝王达官豪富纵欲吸毒之种种丑闻劣态;名人怪癖如喜为人理发、赶车乃至愿受鞭笞、化装行乞等各数则;并有五光十色,篇篇别开生面,几于无类可归之生动故事二十余则。现于此社会众生相中总举一例,以表其佳。如二百五十五则,讲一新科进士乘官派民车返里,夜宿车夫之家,车夫竟出扇面请题。进士不屑,署同科状元之名。车夫不仅挑出错字,并指出冒名。原来状元即车夫之子,车夫乃致仕尚书,微服送女,被抓官差。进士大窘,终身守谦。以上五类,合而观之,瑕不掩瑜,允称良构;“实录”与“虚构”相较,亦各有优长,此实录之又一佳例。

上一篇:七嬉 下一篇:采蘅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