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五代史平话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563页(3662字)
宋元讲史话本。不着撰人。毗陵董氏诵芬室影刻本,书名页题《景宋残本五代平话》,分订两册。正文写刻,半叶15行,行25字。有界,宽边,黑口。记刻工“湖北黄冈陶子麟刊”。刻印均精。包括书5种,各种分别原题:《新编五代梁史平话》上下二卷(阙失目录及下卷)。《新编五代唐史平话》上下二卷。《新编五代晋史平话》上下二卷(卷上目录残存二行,卷上正文首页阙失)。《新编五代汉史平话》上下二卷(卷下阙失)。《新编五代周史平话》(卷下尾有缺页)。各种和各卷均各自起讫,可见每种或皆是单行。惟版式、行款、字体均相同。当初是否有书名总题《新编五代史平话》,现不可知;但此是类似丛书的一种“套书”可以肯定。此董氏诵芬室影刻本印数不多,虽印后即入民国,现亦不多见。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标点本(192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标点本(1954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上本重印本(1959年)。全书约十三万三千字。书尾有曹元忠(君直)跋,记时“宣统辛亥七月”。曹氏说:光绪二十七年游杭时得此书于常熟张敦伯家,“各家书目均未着录”。又说:“疑此平话或出南渡小说家所为,而书贾刻之,故目录及每卷首卷辄大书‘新编五代某史平话’也。”又说:近为吾友武进董授经(董康)景刊行世,“写刻之精,无异宋椠”。曹元宗、董康皆以是书为宋本。学术界则多以为系元人刻。《五代史平话》当是宋人所编。宋说书人有讲《五代史》一科,但至元代仍盛行。到此书刊刻时,应是经过了元人增益删改,整理修订过的。其中有宋人讲的《五代史》,也有元人讲的《五代史》,也应该还有编订人的创作。此由书中有时避宋讳又有时不避。避宋讳的部分大体当是宋人稿,不避的部分大体当是元人所增益。有时说一些在宋朝不便说的话,又直称赵匡胤、赵玄朗(匡胤之父)的名子。都可以说明是元朝人最后编定的,所称“新编”恰是事实。书的版式也具元刻本的特征,且“平话之称始于元”(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述》)。孙楷第也以为是书文体不纯,“似以讲《五代史》话本为底本,据史书增益之,则今之《五代史平话》乃重修之本,去原本本来面目尚远也。”认为书系元人刻,似更符合实际的。
书演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兴衰起灭。所叙大事多依史书,其“编年”叙述的体裁也是模仿了正史。所写人物也多实有其人。涉及史实处几全用文言,且有的直接抄袭史传,只略更动数字;一些故事细节,遗闻琐事,神仙托梦,则多烘染,并以白话演述,因之行文文言白话间杂。对史实又多批评议论,夹叙夹议,有平(批论)有话(故事)。目录分节标目而不称第几节。这些标目《梁史》目录已阙失。《唐史》卷上起自“论沙陀本末”,止于“诸将劝晋王称帝”,共51节;卷下起自“晋王败梁军于德胜”,止于“废帝自焚死”,共56节。这些标目不在正文中出现,且亦未必与正文全合。各史平话演叙本代自兴至废,独立为篇。惟《梁史平话》从开天辟地讲起:“伏羲画八封而文籍生,黄帝作衣裳而天下治”。黄帝杀炎帝,作了“厮杀的头脑,教天下后世习用干戈”。“汤伐桀,武王伐纣,皆是以臣弑君。”春秋之世,有臣弑其君的,有子弑其父的,孔子作《春秋》奖善贬恶。汉高祖刘季取秦始皇不用篡弑之谋,立国后杀了功臣韩信、彭越、陈豨。三人抱屈诉于天帝,得转世为曹操、孙权、刘备,三分了汉室天下。由此说到司马懿篡魏,杨坚篡周,李渊受隋禅。《五代史》中《隋史》为第一部,所以要对五代以前的历代略加叙述,作个总括以引起下文(此亦可见这五部书是连续刊刻的)。
《隋史平话》 继叙唐太宗登基,天下太平。唐僖宗年幼为帝,关东连年干旱,田禾不熟,百姓饥饿,流徙四散。丞相路岩蒙蔽圣聪,只奏兵戈已息,禾稼丰登。翰林学士卢携上表,奏百姓疾苦,竟被路岩矫诏赐死。自是朝中无人再敢进言,天下大坏。秀才王仙芝等造反,在长垣下了“硬寨”。黄巢赴试落第,盘费用尽,不得回乡,结识朱诚人称朱五经教授的儿子朱全显、朱存、朱温三人,结为兄弟,欲抢劫筹措路费。黄巢路遇尚让已聚五百人为寇,又遇王璠军五百。尚、王二人慕黄巢之名,举为军长,遂率兵一千去投王仙芝。仙芝署黄巢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王仙芝势盛,朝庭招安。仙芝欲降。黄巢打了仙芝,各自分兵,“分道寇掠”。朱温等亦来投黄巢,军力大增。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统军入潼关,“僖宗皇帝驾幸兴元”。黄巢陷长安,凡唐之宗室在长安者尽行屠杀,乃入大内自称大齐皇帝,改元金统元年。授尚让为太尉,朱温为金吾卫上大将军。后朱温出守同州,因听妻子张归娘说曾被黄巢调戏,遂降唐将王铎,署为同华节度使。朱温又写信劝尚让降唐,尚让亦归朱温。朱温势力大增,夺了衮州,战败李克用,共占十四州府,又招得镇州守将。河北诸镇,皆为朱温掌有。《梁史》上卷所演,先以黄巢为主,后来朱温才渐有权势。下卷阙失,推计当是叙朱温立国之事。
《唐史平话》 卷上先演李克用事,后演李克用子李存勖。李克用先世出于突厥,以部落之号朱邪为姓。克用临下生时其父梦至一神人处,神人给他念了四句诗:“龙猪战罢丑口破,十四年间金殿坐,十兄用武不负君,四个郎君三姓么。”乃取梦中“十兄用武”的话取名克用。这梦“说得后唐国祚本末”。李克用号作独眼龙,与朱全忠(朱温)互相吞并,朱即猪。后李存勖灭梁,自称帝为唐,丑口是个唐字。李克用因伐黄巢有功,又奏请车驾还宫,封为晋王。朱温称梁帝第二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继为晋王。卷下叙晋王李存勖屡败梁军,即皇帝位,国号大唐。李存勖死,李嗣源(李克用养子)继承王位,是为明宗,死后李从厚(明宗子)嗣立,是为闵帝。闵帝被杀,李从珂(本姓王、明宗养子)夺得皇帝位。未几,石敬塘带兵入洛阳,唐灭,共14年。
《晋史平话》 卷上叙石敬瑭出世;石敬瑭十岁时打落哥哥门牙,逃出外州为人牧羊。又因比武射伤主人的儿子,再逃到魏州投军,后归唐庄宗(李克用之子)为宿卫军。因在阵上救过唐明宗(李克用之养子)明宗授为殿前驸马都尉,后改补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与契丹结盟,以事父之礼,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土地,得契丹援兵,由契丹册立为中原之主。石敬塘死,晋新主立,对契丹称孙而不称臣。契丹不悦,发兵讨晋。刘知远杀契丹大将伟王,契丹退去。晋将杜威降契丹,引契丹兵攻陷汴梁,后晋亡。
《汉史平话》 上卷叙刘知远,原名成保,七岁父死母改嫁,改名知远。少时不读书,终日侠枪弄棒,到处闲逛,吃酒赌钱,无所不为。父授三十贯钱,命其汾州纳粮,他竟下赌场输光,以致无法回家。后往太原府投军,多立奇功,与石敬塘结为兄弟,作北京留守使。敬塘病死,石重贵(敬塘从子)自立为帝,不宣知远入朝。知远见新主对他并不敬重,知必有异心,乃增募军马,以作防备。新主被契丹掠执北归,知远分兵四境。上卷至此止,下卷阙失,存目,开篇即“刘知远即皇帝位国号汉”,以“澶州军反”、“推戴郭威为帝”终。
《周史平话》 上卷叙周太祖郭威,山东唐山县人,家世业农。母常氏为巨蛇缠身而孕。生下郭威,左颈有一肉珠,大如钱,珠上有禾穗纹十分明朗。父母以珠内有禾,必为田禾之宝,因起名成宝。七八岁时给舅家放牛。有虎伤牛,成宝拿大柴棒赶虎,将牛夺回。舅看他年纪虽小,却有胆智,因改名郭威。郭威以弹弓打鸟,不意打死邻家小儿。地方解郭威到潞州府衙结断,以郭威尚未成丁,且是误伤致死,免配外州,只在颊上刺个雀儿,“教记取所犯事头”。郭威后又杀了卖剑人,逃归唐山依叔父暂住。后去泽州应募,醉杀了卖酒人。又逃汴梁,醉倒街头,为刘知远所见,喜其健壮,带回私第,命作帐前亲将。
开远元年契丹犯太原,郭威设谋诈降大破契丹兵,朝廷辟郭威作节度司参谋兼推官,凡有军马文字必使郭威共议。开运四年刘知远即皇帝位,国号曰汉。诏授郭威作枢密使,悉以军府事委郭威提督。后刘知远死,隐帝立,郭威为邺都留守,仍领枢密使如故。郭威待兵将亲厚,甚得军心。隐帝为乱军所杀,将兵即拥立郭威为周帝,是为周太祖。汉高祖弟刘旻得知郭威称帝,亦称帝于晋阳,是为北汉。郭威虽出身行伍,对经济多有改革,颇废旧日积弊。郭威死,子郭荣继位,是为世宗。
卷下写北汉举兵伐丧,世宗亲征迎战。世宗宿卫将赵匡胤力战北汉军得胜,军威大振。世宗下召求言,有张藏英请浚胡卢河,王朴陈统一天下之道,世宗皆从之。又诏毁天下寺院以利民居,造僧账计六万人。诏毁佛像铸钱。又举兵伐蜀、伐唐,皆得胜。下卷至世宗大渐,以下阙失。据目录尚有“皇子宗训即位”,“命赵匡胤统兵北伐”,“苗训知天文”,“日下有一日黑光相荡”,“军次陈桥驿”,“军士推戴赵太祖”,“赵太祖受恭帝禅”,“赵太祖改国号为宋”等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