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即美德”的提出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64页(732字)
公元前5世纪后期,希腊智者派的兴起及其活动对希腊哲学由研究自然、研究客体转向研究社会、研究主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人作为主体不仅具有感觉功能,还具有理性和知识系统。智者派单纯地强调感觉的功能,以个人的感觉作为真假的标准,从而也就否定了对事物进行判断所应依据的客观源泉和客观标准。这种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在当时一出现,就引起了较大的争论。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不同意智者派的观点,认为知识并不是各有所感、各行其是的意见,而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苏格拉底反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而主张只是具有知识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他也反对智者派把感觉和自然欲求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观点。在他看来,满足感觉和欲求的过程,实际也是对欲求进行认识,并用知识指导欲求的过程。人的活动过程就是不断提出欲求,实现欲求,通过指导,再提出新的欲求的过程。因而,知识和欲求是不可分的。基于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与道德相统一的命题。在他看来,道德是对伦理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道德即知识”。同时又认为,“知识即美德”。一个人只有具有道德知识,才能拥有智慧,而智慧就是最大的美德。因而,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在具体的个体身上,一个人不仅具有某种美德或知识,而且又能对社会或对人发生作用,才真正具有美德和知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认为无知则是罪恶,一切恶都是无知的结果。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对真、善、美统一原则的追求。反映了对个体作为认识主体和道德主体统一的追求。这是“人类意识中的发现”(黑格尔语)。它进一步推动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争论,对西方伦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