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36页(1096字)

佛教派别。指公元1世纪以后在印度兴起的大乘佛教派别,音译“摩诃衍那”。梵语“摩诃”是大,“衍那”是乘,意为“车辆”、“事业”等,谓以佛教正统而自诩,“大道行驶的车辆”或“伟大的事业”,以此来贬低过去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大乘产生的原因:外因是印度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农村公社分化引起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内因是一些有改革思想的佛教僧侣和在家信徒不满僧团内部一些人生活腐化,脱离社会和群众,故寻求建立新的思想、信仰,从而产生以修“菩萨道”的大乘运动。在家佛教徒奉行对佛陀的崇拜,诵经说法,用各种通俗的形式宣传佛教思想,主张菩萨成道,形成了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后出于修持和传教的需要,大乘思想的实践、经籍逐步形成。大乘在实践上强调修六度的菩萨行,把发大慈悲心、普渡众生的利他作为最高原则,并把佛陀加以神化,看作崇拜的原则。在理论上最初出现的是般若部经典,对大乘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名相作了阐述,强调要以“般若”(智慧)去超越世俗的认识,主张“缘起性空”,认为任何事物皆为因缘所生,并无固定的自性。公元2、3世纪在《般若经》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由树、提婆创建的中观派或空宗,提出“假有性空”论、“八不”说和“二谛”说,宣称世界最高的真理是空或中道。6世纪以后中观派又分成应成(归谬论法)和自续(独立论证)二派。公元4、5世纪,以无着、世亲为先导而组成了大乘佛教的又一重要派别——瑜伽行派。该派反对中观派一切皆空的观点,认为应该空、有结合,因此肯定识的存在。主张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精神的总体——识所变现出来的,除此以外别无它物,故“万法唯识”、“三界唯心”。并把依识所变现的宇宙万有做了繁琐分类,将宇宙分为“五位百法”。瑜伽行派有无相唯识和有相唯识二家,前者沿袭了唯识学说,后者在因明(逻辑)方面作有贡献。7、8世纪以后密教兴起,大乘佛教的中观和瑜伽两派逐渐融合形成中观瑜伽派或瑜伽中观派,并和密教交织在一起。8、9世纪印度教兴盛,佛教内部发生纷争,僧团分裂,大乘佛教渐渐走向衰微,以后由于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佛教受到打击,至13世纪初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大乘佛教自公元4世纪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数世纪来大乘理论和实践一直在这些国家盛行,同时又不同程度地被各国僧侣按本国情况加以改造、修补,构成了着名的大乘佛教系的北传佛教系统。大乘佛教势力也曾一度传入南传佛教的东南亚诸国,后来又逐步退出这些国家,但其理论和实践也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并被不同程度地消化吸收。除持般若经典外,还奉行净土经典、华严经典、法华经典等一系列典籍。

上一篇:《大日经》 下一篇:《大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