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朱子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75页(1901字)

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五大派系之一。产生于17世纪初,因渊源于室町时代后期的海南学派而得名。创始人是谷时中(1598-1649年),主要代表人物是山崎暗斋(1618-1682年)及其门人佐藤直方(1650-1719年)、浅见絅斋(1652-1711年)和三宅尚斋(1662-1741年),因而又称“暗斋学派”或“崎门学派”。

室町后期的海南学派以及谷时中与门人小仓三省、野中兼山等人组成的南学派主要活动范围是土佐,也有人因此称暗斋之前的海南学为土佐学。谷时中曾从学室町海南学派创始人南村梅轩门人天室,而传学于小仓三省、野中兼山、山崎暗斋等人;小仓三省又传谷时中之子谷一斋;一斋再传大高坂芝山。这一系谱的土佐学在野中兼山没后(1663年后)藩政一变而基本终绝,其学说也没有多大影响。倒是受朝鲜朱子学巨大影响而又“沿时中之遗风”的平安人山崎暗斋及其弟子继起,以新南学的姿态出现于京师,成为当时朱子学的一大派别。

海南朱子学派最显着的特征有三个:严肃主义、教条主义、神秘主义。它特别注重“居敬”,也就是将朱子学的理论于自己的为学实践中笃实躬行,认为敬就是整齐严肃,舍此而无他,并把严肃主义的学风贯穿于其讲学过程中,缺少含弘之度,不容人过失。在理论上,该学派严守朱子所论,认为朱子学之外没有学问可言,与朱子共谬而毫不遗憾,是十足的教条主义,诚可谓“盲目信奉朱子学说之精神奴隶”。它还扩大了朱子学说中的不合理成分,最终走向了神秘主义。山崎暗斋创立了垂加神道,三宅尚斋提出了祖考崇拜,他们在神秘主义这一点上殊途同归了。

在宇宙观上,该学派认为理是最根本的东西,是气的骨子,而气只是理的形体。气根于理而生,循于理而聚。气是有聚散的,理却没有聚散。天地万物是理、气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终不过一理而已。理是绝对的、永恒的、先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只是根据这一绝对的理,才派生了有形有声有臭的气。这完全是朱子理气观的主要内容,不过,海南朱子学派并未就此止步。山崎暗斋借用理、气、心、敬等朱子哲学范畴,来附会日本神道的天神七代、地神五代等学说,使神道儒学化,又使儒学神秘化,走上了与科学精神相背离的道路。三宅尚斋则进而认为,“天地精神之理”与其所生的人的精神、祖先精神是三位一体的,人的精神可以通过祖先的灵魂,与天地之精神冥合,虽祖考已死,然其理不灭,这就陷入了神秘主义。

在修养论上,该学派特别推崇“居敬”,认为只要做到持敬,则一身修,进而可达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境界:“君子修己以敬,而止于亲、义、别、序、信,则天下之能事毕矣。”与此相联,该学派还认为“敬”是兼身心的工夫,因而又极注重修身,认为《大学》之“八条目”中,“修身”为要,并通过返回古典的做法,来论证修身之为本。由于过分注重修身,山崎暗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敬内义外”说,认为“内”指“身”,“外”指“人”,“敬内义外”也就是修己安人之意。此说作为对古文献的解释,引起了本门内的一场论争。

在知、行学说上,该学派认为“知”可不必依赖“行”,“知”先于“行”,一切真知全都包含在朱子学说之中了,因而只要苦读圣贤书,就可获得所有知识。但若论轻重,则“行”重于“知”,“行”是“知”的目的所在。因此,为学、致知,必须“知义理而践之”。为知而知的治学态度,深为海南朱子学所不耻。

另外,该学派还极力批判与纲常名教不相容的佛教,山崎暗斋的《辟异》就是为此而作,他把佛教视为“异端”,而尽可能全地搜集程朱批佛的言论集成此书。佐藤直方也认为崇奉神佛的人是崇拜“气之变”,为气所迷,不懂得最根本的道理。同时,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几乎无一例外地宣扬名分论,提倡忠君报国思想,不过,山崎暗斋、浅见絅斋倾向于朝廷,而佐藤直方、三宅尚斋倾向于幕府。

海南朱子学对朱子学理论虽没有什么创新,但是它的这些理论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所以在日本封建社会具有很大影响,尊王斥霸、明大义、死大节的名分论,在明治维新志士之间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海南朱子学派的主要着作有:《文会笔录》、《仁说问答》、《辟异》、《敬义内外考》、《靖献遗言》、《默识录》、《狼录》等。

上一篇:海南学派 下一篇:海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