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哲次郎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66页(867字)

【生卒】:1855—1944年

【介绍】:

日本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者、日本学院哲学的先驱者之一。生于筑前国(今福冈县)太宰府。号巽轩。本姓富田,被井上铁瑛收为养子后,改叫现名。188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前身)哲学系,后留校任教,讲授东方哲学史。1884年留学德国,1890年回国后任东大教授,翌年获博士学位。曾任文科大学校长、东京学士会会员、日本哲学会会长、贵族院议员等职。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移植西方哲学是以英国和法国哲学为主的,井上开始介绍德国哲学。他把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与中国的儒学和印度佛教相结合,以之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的基本范畴是“现象即实在”,提出了“现象即实在”的“相即”(互相包含、融合)理论,认为与其说现象出自实在,不如说现象本身即是实在,现象和实在是同一存在的两个方面,把现象和实在加以分离和区别,只是人的主观臆断。他还认为,不但客观世界具有现象和实在两个方面,人的主观世界也有现象和实在两个方面。在认识论上,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实在,而世界的真相是存在于超越于现象与实在的无差别的境界之中的。虽然哲学总是在寻求现象背后的实在,可是因为现象即是实在,离开现象就无所谓实在,人不能认识实在;实在只是人的内部直观的对象。

井上把哲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唯物论,中间是唯心论,最后是实在论。他认为实在论取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长而弃二者之短,故只有实在论才是公平的。他也把“现象即实在”论叫作“圆融实在”论。

在伦理思想上,井上提倡国家主义的国民道德论和忠君爱国一致论、忠孝一体论。

主要着作有:《敕语衍义》(1891)、《教育和宗教的冲突》(1891)、《现象即实在要点》(1894)、《国民道德概论》(1912)、《哲学字汇》(1882)。

上一篇:井上圆了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