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曼差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20页(2062字)

古印度婆罗门教正统哲学派别之一。弥曼差是梵文音译,意译“思维审议”、“审察考究”等,谓指对吠陀祭祀、礼仪的方法及其意义等研究。我国旧译为“弥息伽”或“弥娑”等。婆罗门教形成前后,一些婆罗门教学者就开始先是口头流传后为书写经典的方式,讨论祭祀万能所产生的效果,及其吠陀的权威性等问题,形成了早期统一的弥曼差学派。后因该派内部探讨的问题侧重点不同,遂又分为着重考察研究吠陀所属的祭祀、仪礼等固有部分,即吠陀本集、梵书等的前弥曼差派,和考察吠陀所属最后的哲学部分,即奥义书等的后弥曼差派,又称吠檀多派或知识弥曼差等。由于后者着重探讨最高本体梵的问题,故也称为梵弥曼差。

弥曼差派的根本经典是《弥曼差经》。据说该经是由弥曼差派创始人阇弥尼所着。但学者认为此经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阇弥尼可能是最早和主要编纂者。该经的内容是把在此之前的有关讨论婆罗门教祭仪的经典和弥曼差师的观点汇总后,又作了许多修正和补充,对吠陀祭祀的意义作了统一的解释。此经问世以后,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祭式学者又相继对其作了不少注疏或译注,其中山隐师的注疏对弥曼差的发展有过较大的影响,他对弥曼差的哲学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奠定了该派的理论基础,使弥曼差和吠檀多的界限愈来愈明显。此后又有鸠摩利罗·跋多(童中师)和波罗跋伽罗(光显)两大家,因对弥曼差原理的理解和解释不同,他们的后继者分成跋多派(童中师派)和师尊派(光显派)。两派在世界观、无神观、认识论、修行解脱观等方面基本相似,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重大的分歧。17世纪以后,师尊派逐渐失去其影响。

中世纪后期,印度哲学中吠檀多取得统治地位,弥曼差派和后期胜论——正理论、数论——瑜伽一样沦为印度教神学的婢女,弥曼差的很多理论逐渐和吠檀多合流。17世纪以后,弥曼差思想开始衰落,在印度近代启蒙运动中,罗摩·摩罕·罗易等人曾对其进行批判,但在一些正统教徒中仍然奉行弥曼差的一些祭祀实践。近代一些学者力图重新振兴其学说理论,但其收效不大。1952-1966年印度学者编纂了多卷本《弥曼差词典》,对整理弥曼差的实践和理论作了重要的工作。

弥曼差认为,研究吠陀的法(dharma)是人生最高的目的和义务。吠陀的证言(声)是认识的主要来源或方法(量),但是也不否认我们日常经验所得到的其它认识之来源。他们认为,认识的来源有六,即知觉(现量)、推理(比量)、证言(圣言量、声量)、类比(譬喻量)、推定(义准量)和非存在(无体量)。其中光显派只承认前五种,不承认“非存在”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来源。该派反对佛教空宗的“一切皆空”、瑜伽行派的“唯识无境”和吠檀多派的“世界是幻”的观点,提出“世界永远是在那里”的世界观,认为感觉所及的客观对象是真实的,并和胜论一样,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总括为若干范畴或句义,每个范畴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童中师主张有五个,即实体(实)、性质(德)、运动(业)、普遍(同)、非存在(无)。光显主张有八个,即实体、性质、运动、普遍、内属(和合)、能力、相似和数。这些范畴既有精神性的,也有物质性的,是一种多元论的实在论的观点。弥曼差学者强调祭祀和它的结果或福报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在祭祀之前是“无所有”,祭祀后才产生了一种新的力量——“无前”(又称新得力),即祭祀的福报。对于产生“无前”的原因,童中师认为是祭祀者永恒的灵魂受了新力,光显则认为是祭祀过程中机械的“自然法则”所引起。弥曼差宣称:既然由于“无前”或祭祀本身力量能引起果报,那么也就没有神干预的必要,神不能给予人们仁慈的恩施,也就无力指导人们的行为。所以世界上的个别事物虽然有始有终,但就整体来说是没有终始。一切事物都是根据自然法则而产生运行,因之不需要超自然的力量或神来主宰。这是一种无神论倾向的表现。弥曼差派还认为吠陀的语言、权威和可信的语言都是独立的认识来源,人们发出的声不是一种单纯的名称或概念,在它的背后有着不变的实在,为此它们发挥了印度文法学派“声常住论”(“语言不灭论”)理论的义理,并对此做了繁琐的论证,强调“声音是永恒的”,宣称世界上各种事物或存在都是声的显现或派生物。我国佛教徒常把这种“声常住论”的思想看作是弥曼差派的特有思想。弥曼差派代表的是婆罗门祭司阶层的利益,其社会伦理思想无不体现了婆罗门祭司的意志。早期“前弥曼差”主张积极入世的态度,认为人生的目的和道德职责是引导人们获得现世的快乐和利益,天堂不在彼岸世界,应属于现实世界。后期弥曼差派在和吠檀多派结合后,强调业报轮回和亲证梵我的思想,主张解脱是灵魂摆脱业的桎梏后所呈现的一种快乐或意识的消极状态。弥曼差派严格遵行吠陀经典中各项祭祀的繁琐规定,实行印度教徒生活历程的四行期制度,特别重视家住期行事。该派大部分坚持种姓制度,歧视妇女,维护正统的婆罗门教。

上一篇:《弥曼差经》 下一篇:米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