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38页(2891字)
【生卒】:1905—1980年
【介绍】:
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创者和代表人物,又是剧作家、小说家。1905年6月生于巴黎,早年丧父,后在巴黎长大,由外祖父抚养成人。1924年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在大中专教师学衔会考中名列前茅,取得哲学教师资格。1931年起在里昂、巴黎等地任哲学教师,1933-1934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研究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学说,开始接受存在主义。1934年后,继续任哲学教师,1936年后开始发表哲学着作。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俘。1941年获释后继续任教,并与其他左派知识分子一起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他主持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1971年后,他离开书斋走向街头,参加左派学生运动和各种社会政治活动,保持激进的政治立场。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未接受。
萨特早在中学时代,就受到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影响,以后又深受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的熏陶,他的存在主义,是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学说与法国当时的社会思潮相结合的产物。他的整个思想发展可分为三阶段:(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是他哲学思想的形成期,他借助现象学方法研究现象、自我、意识等问题,企图把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论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调和起来,建立所谓“现象学的本体论”。(2)1939年以后至50年代末期。他在此阶段内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试图将他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用存在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正的“人学”。(3)60年代以后,他的思想向多元化发展,主要活动精力转向政治活动方面。
强调人的存在的独特性,强调人的存在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存在的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典型特征和中心。他认为以往哲学的共同缺陷,就在于忘记了人的存在与本质,人退居哲学的次要地位,而他的哲学不研究物质世界的存在,只研究现实具体的人的具体存在。他指出,他所倡导的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其实质就是要揭示在上帝死了之后的价值虚空中,人怎样通过自己的抉择和活动确定自己的意义。他否认世界上存在有任何绝对的价值,也否认普遍的人性,认为人的真实存在只有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的时候,方能显现出来。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主体性和意识,它们先于认识活动,意识是没有内容的,它总是引向外部,引向世界,具有超越自身达到某种客体,并直接显现客体的意向性。
从现象学的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出发,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区分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这样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他抓住人生活于当下世界中的直接意识状态,即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交往中产生的直接领悟、情绪、情感、想象、激情等一切非概念或先于概念的“前反省”的原初意识状态,分析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的各自特征。自在的存在指我以外的世界,自为的存在指人的自我存在,即人的主观意识,它体现了人的真正存在;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者相互依赖,它们的联系是依赖“自身”本身的,如果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本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萨特提出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并由此阐发了他的思想中最重要部分即有关自由的理论。他认为,与物不同,人是先有自身的存在,再通过自为才确定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人是绝对自由的这一原则体现在人在世界中首先是空无所有的,其次人就享有绝对自由,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动负责,就要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不过,萨特并不认为人在某一时间选择了他的命运后,就可以心满意足了,相反,在自己的一生中人必须时时刻刻不断地用他的每一行动、思想、感情、希望去选择他要成为哪一种人,确定他的本质。
萨特不仅是哲学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着名的政治活动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左翼政治运动,并在50年代初与法国共产党有密切联系,直至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匈牙利事件后,才与共产党疏远。他一直参加“反斯大林运动”,60年代还参加反侵略的国际活动,并支持巴黎及世界各地的学潮。他在晚年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希望在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社会思想之中找到某种统一。1980年出版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就是萨特在这方面所作的初步尝试。在新的国际社会浪潮冲击下,萨特认识到,鉴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加剧,他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所倡导的人人作出自由选择并为此承担责任的伦理立场,已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能为工人阶级所接受的思想,它只是中产阶级的一种幻想。而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及社会实践的物质力量方面的论述,才是唯一适应这个时代的哲学。但萨特认为,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被宣布为一种决定论的教条,它不再象马克思主义创立者那样使哲学构想适应于人的自由解放,而是力图使人的自由解放适应于一种既定不变的哲学模式。因此,他指出,在当代要想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只有借助于存在主义对个人主体性的强调,其关键是要处理好在具体实践中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个体为主体的原则。他将个人自由与实践放在一起考察,将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力图从人的抽象的内在的自由过渡到比较现实的异化的自由。
萨特存在主义的主要功绩在于重新引起哲学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方面的重视,与分析哲学注重哲学家在谈论伦理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和表述的意义不同,萨特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用哲学、文学、戏剧、政论等多种沟通和交往手法,去揭示危及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样一些基本存在问题。与哲学史上以孟德斯鸠、洛克、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政治自由观不同,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强调选择、责任、个人的主体性等这些体现人的主体性的层次,反映了现代人渴望摆脱异化、战争、恐惧、威胁等困惑心境,获得心理自由的趋向。
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是法国二次大战前后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它对战后的青年一代影响极大,这种影响超越法国,波及西欧各国、美国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它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对反对法西斯,反对战后资本主义起过积极作用,也产生不少消极影响。
主要哲学着作有:《想象》(1936)、《论自我的超越性》(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另外,他还通过小说、戏剧、评论等表述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主要文学作品有:《厌恶》(1938)、《墙》(1939)、《苍蝇》(1943)、《间隔》(1944)、《自由之路》(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