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阿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页(1459字)

【生卒】:1870—1937年

【介绍】: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犹太人家庭,幼时体弱多病,决心长大后学医。189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在维也纳开业行医。1900年着手在内科范围内探索神经症的病理学问题,1902年起与弗洛伊德密切合作,成为精神分析组织的成员,曾经担任过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和精神分析学刊的编辑。后来因为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和意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又把补偿作用当作精神症的根本原因,导致与弗洛伊德发生明显的意见分歧;1911年,终于率领他的一群追随者退出弗洛伊德主持的精神分析学会而独树一帜,另组“自由精神分析学研究会”,并把自己的理论称为“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充当军医。战后在维也纳成立儿童指导诊疗所。

1926年到美国,受到热烈欢迎。1932年受聘为长岛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授,1934年起定居美国,1937年5月28日在受聘赴欧洲讲学时,因心脏病突发卒于苏格兰的亚伯丁市。

阿德勒的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直接对立,对于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婴儿性欲论以及注重无意识的观点等,他都表示怀疑。他称自己的理论为个体心理学,意在指明尽管每个个人都是独特的,但又都具有内心的和谐,并且希望与所有同伴保持合作关系。个体心理学所注重的,就是每个人在争取同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努力中,在为美好社会献身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即它注重的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人类的美德。

阿德勒的早期理论认为,人们大多生来就有生理上的缺陷、或天生能力不足,并因此而产生自卑感;但人又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使这种缺陷和不足得到补偿,甚至过度补偿,即变劣势为优势,变自卑感为优越感。

因此自卑感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实际上是蕴藏在每个人的成就后面的推动力,只有太过分地发展而成为一种“自卑情结”,才变成阻碍个人发展的绊脚石。到了晚年,他的理论稍有变化,主要观点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着优越或完美,并且主要是受着这种追求的激励,但这种追求是与社会和谐共存的。

个体的人格结构,包括其独特的目标及为之奋斗的方式,就是该个体的生活风格,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出生顺序”(即排行)、躯体素质、父母态度等。

阿德勒的理论非常强调人的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的能动力量,晚期他还提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认为个人具有超越自我的创造性潜能,主张人在塑造自己人格和命运的过程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

个体心理学的社会性质使它成为一种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一种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犯罪、教室情景教学和社会运动的理论。阿德勒自己也对女权运动和社会主义这两项社会运动作了颇深入的研究。因此这种心理学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阿德勒的主要着作有:《器官功能不足和它的生理补偿》(1907)、《论神经症性格》(1914)、《理解人类本性》(1918)、《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9)、《自卑与超越》(1932)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