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存在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36页(692字)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哲学范畴,又译为“无所不包”,“至大无外”。

作为哲学范畴,它第一次出现在《理性和存在》一书中,并在《存在哲学》一书中得到系统表述,最后在《哲学逻辑》的第一卷《论真理》中得到详细研究。

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全是生存的背景,本体论问题产生的地平线,它既不是单纯客体,也不单纯是思维的动作(主体),而是把两者都容纳于自身之中。对于大全的理解必须通过主体和客体相联系的各种不同样式进行。大全共有六个样式:1.存在自身在其中显现的大全,又叫做世界;2.“即是我们的大全”;3.我们的实存;4.一般意识;5.精神;6.同上述五种大全相对的超验。

具体说,大全是存在的一种最高的、无限的界限,虽然人们不能描述大全的本质,但可以说出大全像什么。在大全之中,主、客体的界限消失了,因为两者都是大全的展现。

大全决不能被看作任何种类的客体,它是存在的全体,是存在的各个方面的总和,不能为任何概念所把握。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全这个范畴比其它所有概念都更切近地揭示了存在的本义。

雅斯贝尔斯的大全范畴明显地表露出康德思想的影响。大全的第一种样式相当于康德的宇宙学理念,第二种样式同康德的统觉概念相接近,第六种样式具有康德的理念总体的含义。大全范畴的积极意义为,表明了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有终点,因而克服了机械论的倾向。它的消极意义在于具有不可知论和神秘论的趋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