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利希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60页(1743字)

【生卒】:1866—1965年

【介绍】:

美国着名的基督教有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

生于德国施塔策德尔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期接受哲学和神学教育,1911-1912年间获哲学博士和神学硕士学位。1912年任信义会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随军牧师,战争的惨景使他深受刺激,痛感19世纪人道主义已破产,怀疑意志自由哲学能否给人以出路。战后他参加宗教社会主义运动,先后在柏林、德堡、德累斯顿、莱比锡、法兰克福等地高等院校讲授神学和哲学,并积极参加关于理解人类处境的讨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禁止德国各大学聘用他,他迁居美国,任纽约协和神学院教授,讲授系统神学和宗教哲学。1956年起先后任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在任教期间,常与大学生和研究生对话,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1965年病逝。

蒂利希在20年代受到传统神秘主义和谢林哲学的影响,以后又受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基本倾向是使存在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用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和丰富基督教神学,并用基督教神学补充存在主义。

蒂利希认为,神学应包括三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本质的善”、“存在的异化”、“善和异化之间的分裂状态赖以得到克服和弥补的某个第三者”,用神学的语言说,即善、罪恶和拯救。这三个基本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问题,即我怎样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发现意义。他主张必须而且应当运用存在主义、形而上学、精神分析学和艺术等范畴和方法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考察。

从存在主义立场出发,他提出一种关于焦虑的本体论。

他将人类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批判时期、焦虑尖锐化时期、相对稳定时期,指出20世纪是焦虑尖锐化时期。他认为我们目前的处境是以痛切地感觉到人生的无意义为其特征的。

人们感到自己的真正人性被异化了,被焦虑所笼罩。

焦虑就是一个存在者意识到其自身可能不存在的那种情况。

人类有三种焦虑: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即本体论的焦虑;对罪恶和惩罚的焦虑,即伦理学的焦虑;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即认识论的焦虑。由于受历史的文化的因素影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都有一种类型的焦虑占主导地位。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摆脱焦虑。这些焦虑使人处于悲观失望状态,处于生死之间的临界状态。

但人人都宁愿生而不愿死,因此人必须信奉上帝,从上帝那儿获得“存在的勇气”,人才能得到拯救;同理,人只有先产生焦虑,才会获得存在的勇气。

“存在的勇气”这个概念既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又具有伦理学的意义。

作为本体论意义的“存在的勇气”,把人的某种情绪状态加以本体化;作为伦理活动的“存在的勇气”,使人不顾与自己的本质的自我肯定相冲突的非存在因素,从而肯定了自己的存在。人的自我肯定有两个方面:一是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某一特殊的社会集团的一部分来加以肯定,称为“甘当配角的勇气”;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来加以肯定,称为“敢于我行我素的勇气”。

这两种肯定都有问题:如果一个人强调肯定自我为集团的一个部分,就有丧失自我独特性的危险;如果只肯定自我的独特性,就有丧失世界的危险。只有宗教才能解决这种困境,因为“宗教就是被一种终极关怀紧紧把握住的状态,这种关怀和其它关怀对比起来,所有其它各种关怀都只能算是次要的,而这种关怀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解答”。存在的勇气的根本基础是对上帝的信仰。

因此,上帝处于蒂利希的存在主义神学体系的顶峰,是他建立这个体系的最终目的。

蒂利希一生着述勤奋,作品颇丰,仅在1913-1933年就发表各种文章100余篇。主要着作有;《按内容与方法论进行学科分类》(1923)、《系统神学》(1951-1963)、《存在的勇气》(1952)、《圣经宗教和对最终实在的探索》(1955)、《信仰的动力》(1957)、《文化神学》(1959)、《爱情、权力和正义》(1960)、《永恒的现在》(1963)、《道德的彼岸》(1963)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