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檀多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05页(1013字)

印度六派正统哲学体系之一,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各派别的哲学基础。

它在印度从古至今一直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派地位。三种根本经典是“奥义书”、《梵经》、《薄伽梵歌》。相传其创始人为《梵经》作者跋达罗衍那(Bādarāyana,约公元前1世纪),然而它的思想渊源来自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奥义书”。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终末”或“吠陀教义的究竟目的”,即从事“吠陀”经典知识部的哲学研究,亦即奥义书,故称为吠檀多派,也称作梵弥曼差派(Brahmammamsa)或后弥曼差派。该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梵、自我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依据对此问题的不同解释,发展出多种支派,计有:公元前1世纪左右形成的跋达罗衍那的不一不异论,公元7-8世纪以商羯罗为代表的不二论(一元论),12世纪罗摩奴阇的制限不二论(适任不二论),13世纪摩陀婆的二元论等等。

然而许多信仰是共同的:梵是宇宙的最高原理,梵在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它是无限的,永恒的,是最高神,是世界万物的终极原因和目的;自我是一切生命物质的个体灵魂,它的本质也是一种精神,自我是认识和活动的主体,是自己行动的动因,因而也是自己行动后果的承受者;物质世界与梵和自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物质世界是被动的、消极的,由梵和自我所创造和主宰的;自我可以轮回,认识的目的在于摆脱物质束缚,达到解脱和永恒;承认“吠陀”权威是解脱的最佳途径。各派别在上述原理基础上也有分歧:不一不异论认为梵和自我的关系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既在本质上同一,又在性能上有所不同;不二论强调梵与自我的同一,解脱就在于认识梵我同一;制限不二论认为梵是有差别的、有属性的、有作为的,梵转变为现象是真实的,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物质世界限制;二元论认为梵、自我和物质世界都是独立实体。此外,各派虽都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解脱,但在解脱方法上不同。

吠檀多思想对印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目前印度思想界仍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许多近、现代着名思想家都是吠檀多学说的信仰者,并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这种学说,如辨善的“行动的吠檀多”、奥罗宾多的“整体吠檀多”、泰戈尔的“人格主义”、拉达克里希南的“完整经验不二论”等。吠檀多哲学传入西方后,对西方哲学的某些流派和人物也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现象学派的雅斯贝尔斯、人格主义的布莱特曼、实用主义的杜威和唯意志论的叔本华等都曾从吠檀多哲学中汲取营养成份。

上一篇:斐微斯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