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06页(1148字)
旧译作“毗陀”、“皮陀”、“韦陀”、“违陀”、“围陀”、“辟陀”等,意译作“明论”。
印度上古文献的汇编,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根本典籍。“明”,意为知识,这里主要指宗教、哲学方面的知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后。“吠陀”一词有广、狭两种含义。
广义的吠陀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天启经、家庭经、法经等7类文献,婆罗门教认为前五类文献都是古代圣人受到天的启发而诵出的,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体现,称作“天启”;后两类文献则是古代圣人自己编纂的,称为“圣传”。狭义的吠陀仅指吠陀本集。本集在吠陀文献中最为古老,它们均用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颂歌、祭词、咒语等。其中《梨俱吠陀本集》是祭祀中劝请者吟诵的颂歌,约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目前的编纂形态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形成。
现有4种传本,主要的一种共10卷,1017首颂歌。
《娑摩吠陀本集》是祭祀中歌咏者咏唱的颂歌,现存两种传本,差异不大,为2卷,1549颂(有不同说法),绝大部分取自《梨俱吠陀》。《夜柔吠陀本集》是祭祀中行祭者念诵的祭词,由韵文、散文混合组成。现分作两个大派:《白夜柔吠陀》,存有两种传本,差异不大,共40章,1975节经文;《黑夜柔吠陀》,存有4种传本,篇幅不一。
所谓“黑”,是指它与后续的梵书界限不明,合而为一。《阿闼婆吠陀本集》是巫术咒语的汇集,产生的年代较前三种本集为迟。现存两种传本,收有诗730首,约6000颂,分作20卷,其中有1/6是散文。梵书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内容主要为对祭祀仪式的具体规定及释义、对宗教仪轨的解释等。
每一吠陀学派都有自己所属的梵书,现大都亡佚不存,保存下来的主要有17部。森林书附属在梵书的末尾,据传因它是在森林中传授的,故名,现存仅4部。奥义书原义为“近坐”、“秘密相会”,引申为师徒对坐传授秘密教义。它主要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印度现存奥义书2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是后世的作品,一般认为其中较古老的有13部,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天启经主要解释由祭司执掌的大祭,现存14部。家庭经主要叙述在家庭中由家长主持的祭祀,现存10部。法经则是社会职责、种姓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乃至习惯法的总汇,现存7部。
上述三类又合称为“劫波经”。按常规,每一吠陀支派都具备一套完整的劫波经,但实际上现存的劫波经有的三者齐备;有的部分亡佚;有的系后世增补;有的本支派其它经籍均已亡佚,唯有劫波经保存下来;也有的不同支派通用同一种经。此外,附属于吠陀文献的还有“吠陀六支”、“四副吠陀”等。
婆罗门教规定,只有属于雅利安人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三个种姓才有资格学习吠陀,首陀罗则无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