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精神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74页(1018字)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

在广义上,指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或共同本质的精神实体。就其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但尚表现为自然和社会而言,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客观思想”、“客观概念”等是同义语。

在狭义上,就其表现于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言,又被称之为“客观精神”、“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等。

黑格尔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绝对精神是按照正(肯定)、反(否定)、合(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辩证发展着的。全部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即由精神外化为自然、又由自然返回为精神的发展过程。

在这三大阶段的更迭中,包含着若干大小层次的正、反、合阶段和环节。各发展阶段和环节的总合即为绝对精神的整体。

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体系就是对这些阶段和环节的发展过程的描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大部门所包含的许多范畴体系所组成。

作为表现于精神哲学(人类社会)的绝对精神,首先是主观精神,即个人意识;然后是客观精神,即法权、道德、伦理和国家制度等社会意识;最后“产生出普遍精神,即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世界历史即世界精神的体现。

黑格尔在这里又把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明确称之为“绝对精神”,以表示绝对精神在经过曲折漫长的许多发展阶段后,现在已经完全回复到自身,把自己的全部丰富内容都展示出来了,达到了完全自觉、完全认识自己的阶段。作为精神哲学最高最后阶段的绝对精神,直接以“绝对”为对象和内容,按不同认识方式划分为艺术、宗教和哲学。

在艺术中以直观和形象认识绝对,在宗教中以情感和表象认识绝对,在哲学中则以“纯自由思想”把握绝对。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直接来自斯宾诺莎、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黑格尔把斯宾诺莎的客观独立自存但又脱离主体的僵硬实体,同费希特的能动发展但又脱离实体的抽象主体结合起来,扬弃了谢林的绝对的无差别同一性,提出了客观的能动的辩证发展的精神实体,即绝对精神。在新黑格尔主义那里,“绝对精神”被解释为具有反理性主义性质的哲学意识形式,或者使它成为绝对化了的脱离人和社会的精神,或者把它变成绝对的知觉经验,包括感觉、感情、意志等。

参见“绝对理念”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