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84页(2238字)

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一种宗教。

耆那(Jaina)的意思是:“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故耆那教又称“胜利者的宗教”。在汉文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宿作因论”等。

教徒自称是永恒的宗教,共有24位祖师,各祖之间相距年代甚远,几乎达数万年之久,只能成为神话故事。

据耆那教《仪轨经》(Kalpa-Sūtra,又名《劫波经》)记载,第23祖名巴湿伐那陀(Pā vanātha)实为历史人物,曾提出四条戒律,他早于耆那教的实际奠基者筏驮摩那(Vardhamāna)250年。

第24祖原名筏驮摩那,成道后教徒遵称为大雄(Mahāvira),于公元前599年(说法不一)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厘(Vai sāli)45公里的孔达村(Ku agrāma),30岁出家,苦修12年成道,出游讲道30年,72岁死于白婆(Pā Vā)。耆那教提倡七谛说,即: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旧译七句义,谓命、无命、漏、缚、戒、灭、解脱)。认为宇宙万物均由命(灵魂)和非命(非灵魂)组成。“命”有两种:一种受物质束缚;另一种不受物质束缚即获得解脱的灵魂。

受物质束缚的命又分为能动的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命有六种,即人、兽、蜂、蚁、虫、植物,它们依据感觉器官的多少而分高低;不动的命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中。故一切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存在命。“非命”也包括两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极微(或称原子)和极微复合体构成,极微是永恒、不可分的实体;它们能造而非被造,性质各异并占有空间,运动极为迅速,对立性质的极微(如冷与热、干与湿)可以互相结合组成复合体,极微复合体具有可分性,形状各异,从而构成万物多种形态;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包括时间、空间、法和非法。时间与空间是极微和极微复合体运动的连续与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非法是静止的条件。

例如在水中游动,水为法,它为鱼提供了运动条件;人在树下乘凉,树为非法,它为人提供了休息条件。并认为“业”也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名为“细身”,它可依附于人的灵魂,成为解脱的障碍,此依附作用称为“漏入”。

业根据性质不同分为八类,谓遮盖智慧者,名为愚业;遮盖正见者,名为不见业;凡生苦乐者,名为受业;遮盖正信者,名为痴业;决定生命长短者,名为寿业;决定个人特质者,名为名业;决定种姓、国籍者,名为种业;决定性力者,名为遮业。

耆那教认为这8种业是前生所定(宿作因),作为“细身”漏入人的灵魂,并随灵魂而迁徙,成为对人的“系缚”,要想获得解脱,必须“制御”,即以消极和积极的方法抑制种种情欲。积极的方法属于正面引导,名为“持三宝”,要求教徒作到正信、正智、正行,对耆那教的经典和教义应有正确的信念和认识,并正确执行种种教义和戒律。消极的方法是将教徒的行为纳入教规教戒,共有五戒:即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

认为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苦行修炼,才能清除旧业的系缚,与此同时不再造新业,就可达到“寂静”,灭其一切情欲获得解脱。通过证悟“七谛”,最终成为觉者。

由于耆那教提倡极微说,否定神天创世说,主张种姓平等,在公元前6世纪成为反婆罗门思潮的沙门思潮之一,吸引了广大群众,并在与外道的辩论中发展了印度逻辑学,提出“七支论法”,亦称“或然论”(Syāt-Vāda)、“非决断论”、“非一端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性质,都具有产生、发展、变化和消灭的过程,因此从不同侧面看待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任何一种判断也和任何一种事物一样都是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所以在每一种判断前面都应冠以“或许”字样。概括起来共有七种判断形式:(1)肯定判断(或许有);(2)否定判断(或许无);(3)肯定与否定判断的结合(或许亦有亦无);(4)不可言说(或许非有非无);(5)肯定判断又不可言说;(6)否定判断又不可言说;(7)肯定和否定判断的结合又不可言说。

后三种判断形式实为前4种的相互结合。耆那教在大雄去世后先后有6位教主继承大雄事业,并将该教传播到南印度,至1世纪以前曾因意见分歧有过7次小的分裂,到1世纪以后才分为白衣派和天衣派。

7世纪时已传播到印度全境,西北部为白衣派的集中地,中部、东部和南部为天衣派的集中地。8~12世纪在部分地区由于得到当权者的支持而有了较大发展,12世纪以后因不断遭受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迫害而逐渐衰微,教派内部再度分裂。15~18世纪受印度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也先后发起郎迦派(Lonka)运动、斯塔纳迦瓦西派(Sthānakavāsi)运动、特罗般提派(Terapanthi)运动等,他们提出反对对教主实行偶像崇拜,反对繁琐的祭祀礼仪。目前在印度共有教徒约300万~700万,占总人口的0.5%~1%,全国有数十个宗教组织,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

耆那教现存最早的经典“十一支”于454年编定成册,现在属白衣派的有45部:“11支经”、“12支付经”、“10部残着”,“6部残经”、“2部独立经典”和“4部根本经典”;属天衣派的根据内容分为4部分:(1)关于大雄的传说;(2)关于宇宙结构论;(3)关于戒律和仪轨;(4)关于着名学者的哲学着作。其中重要的经典着作有10多部。

属两派公认的经典是乌玛斯瓦底(Umasvati)的《真理证得经》(Tattvārthadhigama-Sūtra,亦称《入谛义经》)。

上一篇:奇大升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