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71页(1908字)

禽念珠菌病又称为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及酸臭嗉囊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鹌鹑、鸽、鹅等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病禽的口腔、咽喉、食道和嗉囊黏膜形成白色假膜或溃疡。

一、病原

白色念珠菌是半知菌纲中念珠菌属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鸡、鸽、鹌鹑等禽类中常见。该菌的形态与酵母菌相似,在普通培养基和发病禽的病变组织中能产生假菌丝和芽生孢子,芽生孢子呈卵圆形。本菌也存在于健康畜禽的上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拮抗作用而不致病,但当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而抑制了某些细菌的生长繁殖或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禽体的抵抗力低下时,容易诱发本病的内源性感染。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鸽、鹅、火鸡、雉、珠鸡、鹌鹑、孔雀和鹦鹉等禽类,其中以鸡和鸽最为易感。通常,幼龄禽的易感性比成年禽要高,4周龄以下的家禽感染后常导致大量发病死亡,3月龄以上的家禽发病后死亡率不高,多数可康复。人也可感染。和豚经人工感染容易成功。

病禽可通过带菌的粪便污染垫料、饲料、饮水、笼具等,易感禽通过摄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经消化道感染,家禽上消化道黏膜损伤时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

三、临床症状

发病禽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嗉囊肿大,用手触摸嗉囊外壁时感觉柔软松弛,用力挤压时常有酸臭的气体或内容物流出;病禽眼睑、口角有时可见痂皮样病变。特征性的病变是在口腔、舌面、咽喉黏膜出现颗粒状白色凸起的溃疡灶和易于剥离的干酪样坏死物及黄白色的假膜,形成干酪样的“鹅口疮”样病变。病情严重时,由于吞咽困难,病禽常因不能进食,逐渐消瘦而死亡。一些病禽,尤其是患病鸽常因肠道损伤而导致腹泻。此外,幼鸽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常有咳嗽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病鸽间或呼出带酸臭味的气体。而成年鸽常为无症状的带菌者。

四、病理变化

剖检常见口腔、咽喉、食道、嗉囊及腺胃黏膜有颗粒状凸起的溃疡和易于剥离的坏死物,或有白色、灰白色、黄色或褐色的假膜,撕开假膜可见有红色的溃疡出血灶,病变有时也扩展到肌胃角质膜及肠道黏膜;肠道内有质地稀烂、呈灰白色或红色的内容物。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病禽口腔、食道、嗉囊以至小肠段黏膜有特征性颗粒状凸起的干酪样物、溃疡灶及伪膜,嗉囊不同程度胀大、内容物酸臭,常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如在病变组织和渗出物中分离到酵母样菌体和假菌丝即可确诊。

毛滴虫病与念珠菌病在临床症状上极为相似,且常常混合感染,此时取消化道黏膜上的干酪样物镜检即可鉴别。

2.防治 念珠菌病与平时的饲养管理及环境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因此,在预防措施上应加强禽群的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家禽自身的抗病能力。应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好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可能引起免疫抑制的传染病;避免应激;保持环境干燥;采用卫生的全价饲料;在饲料中合理添加防霉剂;环境消毒时,可选用碘制剂、甲醛或氢氧化钠等消毒剂。

发病禽群可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按每千克饲料中加入制霉菌素100~150毫克,拌匀后连续饲喂1~3周。对个别病禽进行治疗时,可将口腔黏膜的假膜或坏死干酪样物刮除后用5%结晶紫或碘甘油涂擦;向嗉囊中灌入适量的2%硼酸溶液;乳鸽可将制霉菌素100万单位加入到20%甘油生理盐水100毫升中混匀喂服,每次1~3毫升,每日2次,连用5~7天;此外,在饮水中加入1∶3000硫酸铜溶液或1∶10000胆紫或1∶1500碘溶液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鸽的念珠菌病常与毛滴虫病混合感染,而且种鸽毛滴虫的带菌率很高,因此对种鸽应定期进行预防性投药,可用0.05%灭滴灵溶液,连续饮用5~7天为一个疗程,每年根据本场的发病情况定期投药3~4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