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78页(2271字)

【生卒】:1883—1969年

【介绍】:

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

生于1883年,曾在海德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法学,后在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医学。1907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海德堡大学精神病诊疗所任志愿助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兴趣转向哲学,1921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希特勒上台后,他受到迫害,1937年失掉教授职位,从1938年起又被剥夺了发表着作的权利。

1948年他受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以后一直留居瑞士并于1967年取得瑞士国籍,1969年2月26日在瑞士逝世。

雅斯贝尔斯一生的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01-1919年)主要研究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期(1920-1945年)主要研究哲学;他的存在哲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系统化的;战后他关注社会历史以及社会政治问题,力求将哲学和现实结合起来研究,致力于寻求一种世界哲学的思想统一体。

在精神病学研究中,雅斯贝尔斯试图使用现象学的方法,他认为应该建立一种以过去精神病研究为基础的语言,以便更好地描绘精神病的症状,以建立一种科学的精神病学。他的《世界观的心理学》一书,目的是想划定人们对心理学理解的界限。他还试图阐明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事实的知识,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原则和手段获得,并且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他认为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社会和人文科学,不同之处仅在于,哲学是对存在的解释,它试图设定一种普遍有效的价值原则和生活原则。《世界观的心理学》一书几乎包括他以后哲学着作中所有基本论题的雏形。

雅斯贝尔斯从事哲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力图说明人的整个存在。

他认为,人的存在并不仅仅意味着“在世界上的存在”,它首先是人的自由存在。存在这个概念表明人能够认识到人在世界上的自由。

哲学的任务不是创建一种能说明一切和推动一切的体系,而是应去揭示人的存在,要求作为主体思维着并存在着的个人的自由,人的存在应该是一切现实的中心。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围绕“存在”这个中心而展开。他对存在有如下理解:

(1)存在是超验。存在不是一种客体,它与超验、神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超验是一种存在,它使存在由单纯的自我肯定、“一意孤行”或“自由意志”转化为比理智和理性承认为最高的东西更高的存在的体现者。

(2)存在是自由。雅斯贝尔斯提出,或者人是研究对象——或者人是自由。他赋予自由三个条件:没有知识便没有自由,没有任意便没有自由,没有规律便没有自由。因此,自由就是一种出于“存在的召唤”、突破知识的局限和自然规律的束缚,根据人所自由选择的行为准则作决定的能力。

(3)存在是“大全”。

把存在称作大全,是为了表明存在总是比我们所能知的要多。其一为“作为存在本身的大全”,表现为世界和超验两种形式;其二为“我们自身所是的大全”,表现为作为实有的存在、作为一般意识、作为精神、作为存在四种形式,它们是相互呼应的。实有、一般意识、精神相当于称为“世界”的大全的不同方面,而存在则与超验相关联。

(4)存在具有交往性:人作为孤立的个体是没有意义的,个人之间的交往是他们作为人的存在的前提,交往是人的存在的普遍的条件。

交往也是获得自由的手段,在交往之外不可能有自由。交往还是区分真理的标准:一种理论只有在原则上是可以陈述的,即能向另一个人陈述的方可能是真理。

(5)存在具有历史性:存在是有限的,个人的存在总是处于一种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情境中的存在。因此,要揭示存在,最重要的就是揭示边缘状态,在边缘状态中,人发现了自己的有限,因而就导向超验,导向上帝。

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以及战后德国人民在政治和道德方面对战争进行的深刻反思,雅斯贝尔斯开始由存在哲学转向世界哲学。他认为,现代化的信息和战争技术使人类必然要求世界统一。因此,哲学的根本工作便是要创造一种思维模式,使人类自由交往成为可能,从而导致自由的世界秩序。为了消除以往形而上学体系和宗教体系中的客观主义倾向,雅斯贝尔斯引进了密码(Chiffre)概念。

密码是一种哲学的抽象,它能进入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能使所有各种思想体系分享一块地盘,从而导致更大的宽容。他还主持编写了哲学史巨着《伟大的哲学家》,目的是研究一切过去思想的交往在何种程度上能成为可能。

1958年,雅斯贝尔斯发表《原子弹和人的未来》一文,提出建立世界政治共同体的设想。它应是一种世界联邦,其中的每个实体都能在自由和和平中生活、交往。

主要着作有《普通精神病理学》(1913)、《世界观的心理学》(1919)、《时代的精神状态》(1931)、《哲学》(1932)、《理性和生存》(1935)、《存在主义哲学》(1938)、《论真理》(1947)、《论历史的起源和目的》(1949)、《联邦德国向何处去》(1966)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