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世界文化辞典》第200页(241字)
又称“新婆罗门教”。4世纪前后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8、9世纪间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现代的雏形。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后逐渐形成毗湿奴教、湿婆教和性力教三大派别。印度教徒不一定出家,但出家后则必须恪守清规戒律。印度教节日繁多。19世纪以后,随着大量印度教徒外移,印度教在亚洲、非洲及其他地区也有传播。20世纪已有4亿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