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
书籍:世界文化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江西教育出版社《世界文化辞典》第282页(295字)
古代近东使用的文字体系。
因其形似楔形,故名楔形文字。最早楔形文书用苏美尔语写成。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8世纪。
发现于乌鲁克城和捷姆迭特·那色。楔形文字书写材料一般为泥版。少数内容十分重要的,也刻于金石之上。
其书写规则由上至下,由左向右。其后,阿卡德人、依兰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加喜特人、米坦尼人、胡里人都借用苏美尔楔形文字,创造出自己的楔形文字。形成了一个以楔形文字为纽带的“楔形文字圈”。公元前7世纪后,随着阿拉米文字逐渐流行,楔形文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公元1世纪后,大概完全停止使用。现今所知最晚的楔形泥版文书为公元75年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