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
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28页(424字)
在今北京市区中心。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原名承天门。初为三重檐木构牌楼,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遭火焚毁,宪宗成化元年(1465)重建,门楼9间,明末又毁于兵火。清顺治八年(1651)复建,改称“天安门”。通高33.7米,红柱黄瓦。重楼9楹,城门5阙,东西宽9间,南北进深5间。《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术数家谓“九五”乃人君象征,后因称帝位为九五之尊。故建筑以“九五”数字显示帝王尊严。皇帝冬至日天坛祭天,夏至日北郊祀地,孟春时祈谷,仲春籍田及出征“祭路”等,定日出入此门。朝廷大典如皇帝登基、退位、册封皇后等,在此举行“颁诏”仪式。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在“金殿传胪”(胪:lú卢;科举时,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时唱名称传胪)后,特赐骏马出天安门,以显皇恩。门两侧原有礼部、户部、吏部、太医院、通政司等。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