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59页(448字)

官名。三代为史官及历官之长。西周春秋时太史为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太卜。”大史即太史。秦、汉置太史令,掌天文历法,职位渐低。汉代属太常,最初仍兼修史之责,而东汉仅掌天时星历、祭祀,记载瑞应灾异等。魏、晋修史撰文之职归着作郎,太史专管天文历法。此后历代皆设主管天文历法官署。隋代初设太史曹,置令、丞各二人,属秘书省。炀帝时改称太史监,置太史令。唐代初设太史局,以太史令为长官;其后曾改太史局为秘书阁、浑天监、浑仪监、司天台等。宋代初设司天监,神宗时罢,立太史局,隶秘书省。元代并设太史院与司天监,而推步测算之事皆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另有回回司天监。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设司天监,洪武三年(1370)改为钦天监。清代承明制。明、清两代钦天监专掌天文占候之事,修史则归翰林院,故亦称翰林为太史。

上一篇:太平寰宇记 下一篇:太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