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xiàng象)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463页(429字)

官名。封建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协助帝王综理全国政务。战国时秦武王二年(前309)始设左右丞相。秦统一后,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以丞相掌行政,督率百官。汉代承秦三公制,初设相国,旋复改丞相。西汉末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三国、晋、北朝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无常。自汉武帝始,皇帝常通过尚书亲自裁决政务,或给宦官以中书令称号参与国政,丞相权力渐小。东汉光武帝将政务中心移入宫廷,尚书权势特重。有时,丞相只用以位置权臣,如汉末曹操,晋代王导。而真正宰相之职常以其他名义如录尚书事为之。唐代废丞相,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总揽政务。南宋孝宗(1163—1189在位)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直至宋末。元代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实为中书省直隶地区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亦置丞相或左右丞相,为地方行政长官。明代初仍设中书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尽罢其官,自此丞相不复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