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29页(507字)

从隋、唐至清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定期统一考试,选拔人才,委以官职。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改为设立志行修谨、清平干济2科举拔人才。炀帝时始置进士、明经2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遂由此始。唐代科举制日臻完善。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科,而以明经、进士2科为主。唐代科目多至五十余门,故曰科举。宋代仍分常科和制科两类,但各类科目及考试内容、方法则多次变化。元代科举中落,中叶(1314)始开科取士,分乡试、会试、御试3级,共举行7次,录取名额极少。明代为科举极盛时期,进校读书已成科举必由之路。未入府州、县学者称儒童或童生,须经童试录取入学始能应举。其时进士科为常科唯一科目,分乡试、会试、殿试3级举进;乡试、会试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等;殿试仅试时务策,中式者统称进士。清代基本承袭明制。科举尚有武科一类,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其后历代相沿,逐渐发展成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对待的体系。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废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