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94页(785字)

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原名郦山、骊山、丽山。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北麓,“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而葬焉”(《水经注》),借附近骊山名以为陵名。建于前246—前208年。《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九月,葬始皇郦山”,“树草木以象山”。开创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与陵园布局先例。陵园仿咸阳都城规制。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外城,内围墙周长3800余米,外围墙周长6294米。夯土坟丘位于内城西南,底部近方形,每边长350米左右,现存高度76米,封土下为地宫。1980年冬曾在坟丘西侧甬道(或墓道)发掘出青铜车两辆,每辆车有乳白色四马(两服两骖),御手一人(一跪坐、一直立),皆着彩绘。为考古史上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好铜质车马。坟丘北部、陵园中心,先后发现东西并列四座建筑遗存,可能系寝殿建筑一部分。蔡邕《独断》:“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将寝殿自宗庙分出,造于陵侧,此新制为西汉沿用。内围墙廊坊遗址出土“丽山园”、“丽山食官”铭文陶壶,知为丽山园左、右食官居处,亦证实秦始皇陵原名丽山。1974年于外围墙以东一公里处发掘兵马俑坑3座,出土陶制兵俑万件,战马600匹,战车125乘,构成庞大军阵体系,为世界文化瑰宝。陵园东南发现殉葬墓17座,就已发掘墓葬推测,殉葬死者可能系被胡亥赵高处死的秦公子、公主及秦始皇某些近臣。殉葬墓东发现丛葬坑近百个,埋殉马、俑马、面东跽坐陶俑,外围墙西已探出刑徒墓百余座,多为屈肢葬。史传陵墓曾遭项羽烧,黄巢掘,然近年考古推断地下宫殿仍保存完好。参见“兵马俑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