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95页(298字)
戏曲声腔。我国北方地方戏曲中,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器以按节拍的剧种之统称。其所属剧种均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为主奏乐器,唱词主要为7字或10字的上下句对称体式,曲调以7声音阶为主。最早渊于明代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随后向东发展,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衍变派生为各地梆子腔支系。陆续形成山西梆子(晋剧)、陕西梆子(秦腔)、河南梆子(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剧种。梆子腔在各地流传和衍变中名称不一,如称“桄口”、“弹戏”,也曾一度被称作“乱弹”。其演出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对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许多剧种曾有过不同程度影响。
上一篇:盏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