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
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97页(440字)
清代散文重要流派。产生于康熙至乾隆年间,因其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kuí魁)、姚鼐皆安徽桐城人而得名。均以古文正宗自命,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作品,提倡通经明道,继承孔孟、程朱道统。方苞论文最重“义法”。所谓“义”,即文章内容要根源于六经,“阐道翼教”;所谓“法”,即作文形式技巧讲求“雅洁”。强调“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给作文规定许多限制。刘大櫆论文则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宣扬程朱理学,在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汇方、刘二人之论,提出“义理、考证、词章”三者并重的观点。主张以“阳刚”、“阴柔”辨析文章风格,标举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遂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他们的作品以典雅、凝练见称,但内容贫乏,多为陈腐说教。唯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较深刻反映现实和历史。姚鼐《登泰山记》风格简洁朴素,成就较高。
上一篇:栖霞寺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