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10页(402字)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为周初唐叔虞始封地。始建年代不详,北魏前已有,《水经注》卷六称“有唐叔虞祠”,《魏书·地形志》载太原郡晋阳有“晋王祠”。祠之正殿右有泉,为晋水源头。北齐天统五年(569)称大崇皇寺。后晋天福六年(941)追封虞为“兴安王”,祠额题“兴安王庙”。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称“惠元祠”。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复原名,沿用至今。祠经各代修葺,集殿、堂、楼、阁、亭、台、桥、榭为一体。圣母殿为祠主体,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重修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祠为重檐歇山式,角柱升起,斗拱雄壮,为我国古代罕见木构建筑之一。殿内宋塑邑姜(虞母)居中,两侧为侍女像。殿前沼飞梁,为国内仅见。祠内难老泉水常年不息。现存着名周柏、隋槐,与侍女像、难老泉共称“晋祠三绝”。晋祠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