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910页(368字)

中国古代所铸块状白银。锭初称铤,二字中古(据《广韵》)音近,宋、金以后,逐渐专用锭。宋代银锭,大锭重50两,其形制两端多呈弧状,束腰,锭上多刻文字、记地名、用途、重量、宋代银锭匠人、官吏等。小锭有25两、12两许、7两许、3两许等。《金史·食货(三)》称:“旧例,银每锭五十两,其值百贯。”可见,50两为锭已成定制。元代仿金代铸50两大锭,称“元宝”,或“元宝银”,或“宝银”。明、清流通宝银,两端上翘如船形,而整体如蹄形,故又称“马蹄银”。又有中锭锞(kē课子、碎银)等。中锭重10两,或5两、3两;锞子1、2两至5、7两不等;碎银在1两以下,又有滴珠、福珠等名称。

明定陵出土银锭

上一篇:银雀山汉简 下一篇:甜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