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石鱼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940页(515字)

长江上游水文石刻。址在今重庆市涪陵区(原涪陵市)主城区以北长江中。该处江水中有一道与江流平行,自西向东延伸的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5米的青色砂质岩石梁,名白鹤梁。江水特枯时,梁现出水面,其顶海拔高度为138米。梁中段靠下端的岩层斜面上,现存唐代广德元年(764)直至20世纪初年约1200年间的72个枯水年份的题刻文字,合计163则。文人题刻以宋代最多,元、明、清次之,其中包括黄庭坚、朱昂、吴革、晁公武、王士祯等历代名流,篆、隶、楷、草诸体毕备。另有18尾石刻图(1993年枯水时现出,多于既往所现的14尾),分别为线雕、浮雕、立体雕,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其中线雕双鲤始刻于唐代,重镌于清代,一鱼口含芝草,一鱼口嘬莲花,各有36鳞,体长均在1米左右。双鲤鱼眼的高中线,大体相当于当地现代水位的零点。配以各鱼历代题刻所记“水去鱼下×尺”,便能以之为基准水标,推算出既往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状况。清人肖星拱《重镌双鱼记》写道:“涪江石鱼镌于波底,现则年丰,数千百年来传为盛事。”足见其价值。石鱼以水名,称“涪江石鱼”;以地名,则称“涪陵石鱼”。三峡工程完成后,将长存水下。

上一篇:淳化秘阁法帖 下一篇:深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