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相、杨么起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105页(906字)
南宋初期发生的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南宋建立不久,金人不时南侵,伪齐政权也不断骚扰。长江中游一带,兵燹连年,疮痍满目。“官吏不务安集,而更加刻剥;兵将所过纵暴,而唯事诛求”。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发展,农民难以求生。
于是,湖湘地区发生一次较大起义,即钟相起义。钟相,鼎州武陵人,托名行医,长期联结群众。
他宣传自己主张:“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如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他还主张发展生产,使“田蚕兴旺,生理丰富”,以求富裕。周围数百里间,民人“翕然从之”。经过钟相密为组织,“结集为忠义民兵”。金人攻围北宋汴京时,钟相曾派队勤王,可知这支队伍已有相当严整组织。
南宋初年湖湘滋扰纷继,金人、伪齐、南宋败兵,不时入境焚掠,人情惊扰难安。1129年(建炎三年)钟相聚众起兵,以保卫乡土为号召,正式发动起义。
钟相被立为楚王,改元天载。
鼎澧、荆南人民,纷纷起而响应,义军很快攻占6州19县之地。
钟相义军主要打击对象是“官府、城市、寺观及豪右之家”,“凡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之流,皆为所杀”。但是,义军注意保护劳动人民,如“执耒之夫”和“渔樵之人”,则有约不得加害。鼎州大户引孔彦舟乱军入城,借以“支吾”义军。孔彦舟派人混进义军,里应外合,攻入大寨,钟相被俘牺牲。
部将杨么等坚持斗争,声势复振。
义军不离生产,而实行“陆耕水战”,保护耕牛,维修闸堰,始终不误农时。因此辖区之内百业兴旺,与南宋境内残破局面适成鲜明对照。义军战斗力很强,尤其善于水战,所用八轮车船,行驶如飞,威力甚大。
宋官军舟船相遇,非毁即伤,一战即有数百只船,“尽碾没入水”。杨么义军深明民族大义。
伪齐政权派人勾引义军,约请“克日会合”,共同攻宋。
义军首领将来人灌醉,尽行杀戮,投尸入江,随后知会南宋政府严守边界。而南宋朝廷却始终以杨么义军为腹心大患,多次派兵进剿,屠戮无辜,破坏生产,但都失败。其后派大将岳飞统率精锐部队,进围湖湘。
岳飞先行招抚,义军将领周伦、杨钦等,先后出首受抚。岳飞又派军深入湖区,扼守要道,直入杨么大寨。
义军车船先被破坏,临战失灵,突围不成。杨么苦战,被俘牺牲。起义归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