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12页(728字)

春秋时期晋楚为争夺霸权而在城濮进行的着名战争。晋文公时期晋国国力强盛。他改革内政,训练军队,建立了战斗力很强的上、中、下三军。晋文公率军于公元前635年打败和狄人勾结的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洛邑。周襄王盛宴款待晋文公,并将阳樊、温、原等地赐给他。晋文公安定王室有功,雄心勃勃,图谋霸主地位。公元前633年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围困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采取狐偃的计策,于前632年攻伐投靠楚国的曹、卫两国,想迫使楚国解除对宋国的威胁。骄傲蛮横的楚国大将子玉统率大军向晋军猛扑。晋文公下令晋军退避三舍,即九十里地,到城濮(今山东鄄城)一带驻扎。原来晋文公继位以前流亡在外时,曾经得到过楚的帮助,他答应楚成王若双方交战晋就退避三舍以报答盛情。晋文公实现“退避三舍”的诺言,一方面是向诸侯国表示晋国有理,争取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开楚军锋芒,使楚将更加骄傲轻敌,深入险境。当晋军后撤时,子玉坚持追击,认为“今日必无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决战时,晋军首先向薄弱的陈、蔡右翼冲击,使楚方右翼崩溃。然后又引诱楚方左翼出击,晋以主力拦腰横击,使楚左翼军陷入重围而被歼,楚师败绩。晋军大获全胜后在践土主持诸侯国会盟。周襄王派大臣尹氏、王子、叔兴父等慰劳晋文公,策命晋文公为侯伯,确立了他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是关系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势变化的关键性战争,许多中原小国摆脱楚的控制,归附晋国,遏止了楚国北进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在城濮之战中,楚国参加战斗的兵力除楚军主力以外,还有申、息、陈、蔡的部队以及楚国王族的精锐,共有兵车一千四、五百乘。晋国仅有七百乘兵车参战。城濮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

分享到: